北京市公安局不断深化推动“放管服”改革方便企业群众办事创业

本报讯(记者汤瑜) “在全局范围内开展减证便民专项活动,先后四批取消29项证明事项,最大限度地方便企业群众办事创业……”近日,北京市公安局组织召开“放管服”改革专题工作会议,要求推动“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打造出具有首都公安特色的改革品牌。

据了解,2018年以来,北京市公安局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解决了一大批社会关切、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激发了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在简政放权方面,下放“公章刻制业特种行业许可证核发”等2项行政审批事项,将“刻制印章核准备案”等2项行政审批事项调整为其他事项,将“签发内地居民前往港澳通行证”与“签发内地居民往来港澳通行证及签注”2项行政审批事项整合为“内地居民前往港澳通行证、往来港澳通行证和签注签发”1项行政审批事项,清理保留7项行政审批中介事项,最大限度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加宽松的营商环境;开展“减证便民”专项活动,先后四批取消29项证明事项,最大限度地方便了企业群众办事创业;明确将“放射性物品运输许可”等市局29项行政审批事项列入北京市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为进一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潜能和活力奠定基础;落实“证照分离”改革要求,取消了“因私出入境中介服务机构资格认定”的行政审批事项,将5项行政审批事项改变管理模式,简化审批手续或完善管理措施,全面实行告知承诺或优化准入服务。

在网上政务服务方面,“网上北京市公安局”整合推出出入境、人口、治安、网安等八类120项网上办事业务,特别是户政业务,实现与群众生活最密切的出生登记、户口迁入迁出、身份证办理等47项服务事项全部网上办理。截至目前,平台办理网上预审核预约事项403万件,访问总量达10亿次。

在便民利民服务方面,治安系统通过优化流程,实现了“信息数据快流转,公章刻制企业少跑腿,新办企业不跑路”,为全市实现公章办理“一天完成”提供了安全便捷的通道;出入境系统在吸聚外籍高层次人才方面,在全国实现四个首创,即首创永久居留“直通车”、积分评估、外籍华人认定、永久居留市场化认定四项新机制,受理外国人永久居留申请连续3年增长;人口系统持续推出户政服务新举措,在全国首推异地身份证任意派出所就近办理,推行居民身份证自助办理、自助领取证件试点服务;交管系统实现交管业务“四减免一通检”,即免复印、免填表、免拓印、免提交,同时在全市推行小型汽车、货车和中型客车跨省异地检验,实现全国范围“通检”。

下一步,北京市公安局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确保改革取得惠民利企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