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汉滨法院发扬“枫桥经验” 践行司法为民
本报讯(记者单永昌 姬旭波 雷成平)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人民法院成立于1950年5月,管辖人口102万,是除西安市以外全省管辖人口最多的基层人民法院。近年来,汉滨法院周根龙院长团结带领全院干警真抓实干、以干克难,圆满完成了各项审判任务,收案结案再创历史新高。2018年受理案件9730件,位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
今年以来,汉滨法院继续按照“四个坚持两个突出”工作思路,扭住“扫黑除恶、脱贫攻坚、审判质效、队伍建设、基层基础”五项重点工作不放松,真抓实干、以干克难,各项工作的进展呈现出良好的运行态势。
今年以来,汉滨法院聚焦审判执行工作主业,努力提升审判质效,各项目标任务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各项数据指标达到历史新高。截至今年6月30日,全院共受理案件6083件,占全市受理案件总数的三分之一,同比上升17.65%;结案4361件,结案率71.69%,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
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该院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列入全院中心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开展了多轮线索摸排工作,实现了问题线索清零。依法惩治刑事犯罪。严格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依法打击危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多发性犯罪,促进辖区社会治安状况持续好转。妥善审理民商事纠纷。坚持诉调对接、调判结合,把调解工作贯穿民商事案件办理始终,创新发展“枫桥经验”,借力借助“三调联动”,化解矛盾纠纷,定纷息诉止争。全力破解执行难题。该院加强执行局内部管理,用足用好执行措施,实行网络查控全覆盖。
服务优化营商环境。该院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把审判执行工作融入全市、全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大局。服务保障脱贫攻坚。该院选派3名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干警担任所帮扶3个村(社区)第一书记,成立以副院长为队长的3支脱贫攻坚帮扶工作队,全院结对交友帮扶188户贫困户。积极参与社会治理。该院以促进“两率两度”提升为目标,深入开展民生政法“520”“五城联创”等工作,切实增强辖区群众幸福感和安全感,助推新民风建设。
落实司法为民举措。该院突出便民利民,大力开展巡回审判。要求法官干警深入田间地头、农村社区、厂矿企业、机关学校等,就地开庭,就地调解,以案释法,起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深入推进司法公开。该院共在互联网公开各类裁判文书4321篇,公开率99.08%,开展庭审网络直播156次。加强司法宣传工作,密切与新闻媒体之间的联系。除官方网站外,开通运营微博、微信、今日头条、搜狐等多个新媒体,微博、微信综合影响力排名处于全省法院系统前列。
为进一步加强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该院将2019年确定为司法规范化建设年,持续改进作风,加强内部管理,努力打造一支讲政治、敢担当、有作为、守纪律的法官干警队伍。切实加强专项整治。针对干警纪律作风方面的问题,去年下半年,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改作风、提素质、树形象”纪律作风教育整顿活动,为进一步巩固教育整顿活动成果,今年该院先后开展了“违规收受礼金”专项整治、赵健案以促改和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活动。切实加强履职能力。该院扎实开展业务培训、岗位练兵等活动,积极选派法官干警参加中、省、市、区学习培训。切实加强廉政建设。该院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切实加强职业保障。该院千方百计解决法官干警关心关注的切身利益问题,帮助干警解决各种实际困难,让干警安身、安心、安业。
始终把信息化建设作为科技兴院、促进公正高效司法的重要手段,目前已建设可实现网络视频开庭的科技法庭10个,实现网上办案、网上办公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的全面升级。
该院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委决策部署。重要工作、重大事项及时向区委请示汇报,确保法院工作正确方向。自觉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坚持重大工作部署、重要人事安排、重点改革事项及时向区人大常委会汇报。设立“两代一委”联络员,加强联络沟通,虚心听取意见建议。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座谈、旁听庭审,现场监督执行。及时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意见和来信来访,依法接受检察监督,认真听取检察建议,疑难复杂重大案件主动邀请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共同维护司法公正与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