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丹心 法制情怀

  ——记江苏省南通市首届“十佳江海矫正能手”金峰


  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江苏省如东县司法局社区矫正工作科副科长金峰,1998年入伍,中共党员,2012年从部队转业。金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爱岗敬业,廉洁奉公,秉承“退役不褪色、转岗不转志”理念,胸怀大爱,敬业奉献,面临困境不气馁,面对挫折不低头,用军人“铁一般”的意志,砥砺前行,努力在法治平安建设中续写热血芳华。

  坚定矫正信念永不言弃

  转业后,金峰在如东县司法局从事社区矫正工作,负责对全县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教育、管理和帮扶。6年来,他廉洁奉公,忠于职守,共接收社区服刑人员725人,解除653人,建立社区服刑人员执行档案1000余册,完成适用前调查评估523件,走访当事人及其家属500余人次。

  作为执法者,他坚持原则,铁面无私,紧紧筑牢无形的高墙,先后给予社区服刑人员警告处分168人次,收监执行12人,有力维护了法律的权威。同时,他还充当好老师和医生的角色,努力点亮心灯,用至真至爱唤醒人性至善,让社区服刑人员重新回归社会,“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社区服刑人员”是他工作的座右铭。

  栟茶镇社区服刑人员康某是一个艾滋病患者,刚入矫时,自暴自弃,不愿意参加教育学习,还时常违规违纪,司法所把康某列为重点对象,其他服刑人员也对康某避之唯恐不及。他了解这一情况后,没有歧视,没有放弃,有意识地与康某多接触,多谈心,鼓励康某放下包袱,积极配合治疗,重新改过自新。康某被他的真诚感动,把他当朋友,矫正表现也越来越好,2018年,还主动为栟茶小学两名贫困学生捐款1000元,用实际行动努力回馈社会。


  坚持创优争先永不言败

  “战场无亚军,一切为打赢。”这是沁入军人骨髓的竞争天性,回到地方,“工作谋打赢”同样是他永恒的事业追求。在实践中,他意识到,要想在工作上勇立潮头,不仅要将社区服刑人员管教好,还要加强工作创新,形成前瞻性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推动工作良性发展。因此,为一个创意、为一个稿件,他经常孤灯相伴,加班到很晚才回家。爱人常对他说,“别人都像你这么拼命吗?”他的回答是,“我不管别人,我要坚持做最好的自己。”

  万事开头难,刚到地方工作前几年,他的稿件经常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但军人不服输的天性激励他坚持笔耕不辍。天道酬勤,好消息接踵而来,他撰写的社区矫正“队建制”工作经验被司法部领导批示肯定,远程亲情会见、联动收监流程、社工等级化管理等6条经验做法先后被省司法厅领导批示,社区矫正工作成绩连年在全省名列前茅,2017年更是排名全省第一。由于对业务的刻苦钻研和不断创新,他还参与了省司法厅多篇社区矫正相关工作指引的编写,10余篇案例入选司法部和省司法厅案例库,与社区矫正宣传网合作编写出版《社区矫正对象警示教育读本》,受到全国读者好评。

  坚守挚爱亲情永不言悔

  2011年,他的爱人不幸得了重症,生命垂危。在请假陪爱人做完手术后,爱人对他说,“放心回部队吧,你刚调到军分区系统工作,环境和待遇都比以前好了,别耽误了你的前程,再说,家里有这么多人照顾我,我没事的。”可他心里想,“在部队,我只是普通一兵,在家里,我却是顶梁柱,更是爱人的感情支柱,在她最需要的时候守护在她身边,是一个男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他毅然选择了从部队转业,陪爱人进行术后治疗,在爱人最痛苦的时候鼓励她再坚持一下。金峰利用转业待安置近1年的时间全身心陪伴爱人,作她的“全职保姆”。他的鼓励和陪伴也给了爱人与病魔搏斗的勇气和战胜病魔的信心,奇迹出现了,爱人的身体渐渐康复,并在去年重新拿起教鞭,走上了心爱的工作岗位。

  金峰转业6年来,由于工作业绩出色,多次被评为江苏省司法厅信息先进个人,2018年被南通市司法局评为首届“十佳江海矫正能手”,连续三年获得如东县委、县政府嘉奖并荣立三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