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法院:完善破产审判工作机制


本报讯(记者赵春艳 实习生王媛媛) 近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召开破产审判提速,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该发布会作为海淀法院助推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活动之一,介绍了海淀法院破产审判专业化建设的工作情况以及破产审判工作机制建设方面的成果,并发布了有关北京兴大医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兴大公司)破产重整案的审理情况。

据海淀法院破产审判庭庭长杨靖介绍,海淀区辖区内存在各类高科技企业,因此海淀法院的破产清算案件数量较多,案情较为复杂。截至2019630日,海淀法院受理破产案件已达260余件,案件总数位居北京法院前列。为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海淀法院树立大局意识,充分发挥破产审判工作在服务供给侧机构性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中的积极作用。

为全面完善破产审判工作机制,海淀法院在五大方面做出探索。一是推行破产清算案件的繁简分流机制,对丧失竞争能力的僵尸企业及时退出市场开辟绿色通道,对具备市场价值和挽救可能的困境企业,通过适用重整、和解程序进行积极挽救;二是开展多方协调、联动,分别与海淀市场监管局、海淀税务局建立联动协调、信息共享机制,推动建立企业信用预警机制,破解破产企业税务注销难题;三是建立对破产管理人的个案考评机制,研究制作了管理人个案考评表,为每个案件管理人的履职表现建立考评档案,强化对管理人的履职保障,提高管理人履职积极性;四是充分利用破产审判信息化建设成果,通过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发布公告,债务人财产处置以网络拍卖优先为原则,在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清算与破产案件立案指引手册,为申请人提供便利;五是延伸破产审判职能,在批准重整计划并终结重整程序后,重视对重整计划执行的监督与协助,建立对重整后企业的回访帮扶机制。

发布会上,海淀法院以具体的工作流程与复杂的真实案例向公众展现了该院破产审判工作在专业化、规范化、高效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还分别与海淀市场监管局签署工作备忘录,与北京市破产法学会签订共建协议,多方协调联动,形成审判合力,向社会宣传破产审判在困境企业拯救、僵尸企业出清,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