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桐乡有个“三治工地”

三治茶座”“阳光课堂”……浙江桐乡巧用三治载体,解决企业员工“8小时外的城市归属感,为区街经济发展插上一双创新翅膀。


 

穿过一扇镶有高质建华厦、诚实树巨匠字样的大门,进入一条宽敞明亮的户外长廊,长廊尽头赫然一座10多层的在建高楼。挂有绿色安全网的外架将高楼裹围得严严实实,四周则是几块齐整的绿茵,琳琅满目的三治展板及法律服务台。安全网内,建筑工人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

这里是巨匠集团浙江传媒华策电影产业园一期项目施工现场,也是桐乡市首个三治工地

待破解的市场性难题

2019年春节,巨匠集团董事长吕耀能坐在办公桌前情不自禁皱起了眉头。

从一家10多人的农村建筑队,到年产值超90亿元的浙江省建筑强企,18年来,吕耀能带领团队,闯过一个又一个市场难关。而如今,又一个市场性难题摆在了他面前。

2017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从国家顶层设计的角度,从加快培养建筑人才”“改革建筑用工制度”“保护工人合法权益等方面指明了改革方向与目标。当年年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就《关于培育新时期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指导意见》向各地相关部门征求意见,提出要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建筑业产业工人大军。

一边是建筑工人产业化要求的日益提高,另一边却是建筑工人的流失形势日益严峻。20172018年,巨匠集团自己统计的数据显示:建筑工人流失分别达到408人和795人。

工人产业化与工人流失形势日益严峻之间的矛盾,成为一道新的市场性难题,是吕耀能眉头不展的原因。然而,这并不是巨匠碰到的独有难题。

桐乡经济开发区(高桥街道)(以下简称区街)经济发展局调研数据显示,近两年来,招人难、留人更难已然成为区街企业一个共性发展问题。2019年初调研数据更显示,80%的企业出现春节人员流失情况,部分企业流失率甚至在60%以上。

三治融合担当突破手

企业的难题迅速引起区街党委、政府的关注。

 “服务好企业,是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桐乡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高桥街道党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沈建良表示。

如何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区街党委、政府选择了一条颇为智慧的道路:通过在企业内部推行发展三治融合,来帮企业留住人。通过大量调研,我们发现员工流失主要是因为缺乏归属感。希望通过三治融合让员工真正成为企业主人,让员工真正把企业当成家,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人员流失问题。沈建良如是说。

巨匠集团成为区街第一家三治融合试点企业。在区街党委、政府及桐乡市总工会的支持与帮助下,巨匠集团很快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专属三治融合路线图并展开了实践。

以企业最基本最主要的业务元素工地为切入点,拟定三约两会一团四员五匠心运作体系,致力打造三治工地。即行政层面按集团——管理公司——项目部分别签订三级公约,项目层面按项目负责人——班组长——建筑工人分别签订三级公约;组建工地议事会、企业圆桌会、企事督导团,工地的事情由工地议事会讨论决定,工地议事会讨论无果的再提交企业圆桌会解决,企事督导团对两会所作决议以红黑榜等道德层面进行监督,并负责法律服务等工作;组建运营推进员、劳务管理员、法律服务员、匠心宣导员团队,作为两会主要组成人员;最后,以将每名员工都打造成具有五匠心(匠人、匠心、匠行、匠语、匠艺)的巨匠人为目标。

同时,紧盯工地施工三个关键词:施工安全、工程质量、工人权益保障,提出自治促安全、法治保权益、德治提质量的方针。

三治工地成效初现

作为桐乡市首个三治工地,巨匠集团浙江传媒华策电影产业园一期项目俨然已经成为一座明星工地

这座三治工地推行3个多月以来,已经召开过6次工地议事会、1次企业圆桌会,各类法律服务更是私人定制三约为大家实践工地自治指明了方向,四员强化了可操作性,两会一团更是成为建筑工人们解决大大小小烦心事的疏导管、加强同事之间理解与感情的小纽带。

现在,巨匠集团已经在桐乡市范围内的5个项目上全面推开三治工地建设。

桐乡经济开发区(高桥街道)是三治融合发源地,以前用于社会治理,现在拓展到企业治理,有着天然的资源与经验优势。工会又是所有职工的娘家。因此,坚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总工会提供指导,以企业为主导,以员工为主体开展的三治融合或许能为企业开出一剂良方。希望巨匠三治工地经验能为所有企业提供一个可借鉴的样板。桐乡市总工会主席陈伟宏说。

多层面开展三治融合行动

巨匠三治工地是区街企业三治融合建设排头兵,但不是唯一兵

据区街总工会副主席徐建彪介绍,今年区街企业三治融合兵分两路。一路指向规模化大中型企业,选取巨匠集团与伏尔特医疗器械两家企业,通过三治融合助力企业解决现实问题,最终将三治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另一路指向区街内小微型企业,选取众善村、越丰村两个行政村的小微企业,以帮助企业有效解决劳资纠纷为着力点,推进和谐企业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区街党委、政府一早便察觉到,要打造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助力企业发展,必须在社会整体层面加强帮扶。

员工只有先融入这个城市,才能更好地融入企业。桐乡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高桥街道党委副书记董国熙表示。

实际上,今年以来,区街从新居民、人才等多个层面同时开展三治融合行动,以解决员工“8小时外的城市归属感。三治茶座频繁走进新居民集聚区开展活动;建立同德公寓人才服务中心,200余名来自各家企业的人才共同签署《公寓公约》,探索人才自治新模式;启动阳光课堂·新居民青少年校外学习基地,巧用三治载体,实现新老居民子女共同成长……“‘三治融合建设无疑将为区街经济发展插上一双创新翅膀。董国熙不无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