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法学会创新“六位一体” 法治智库品牌建设
近年来,山东省法学会坚持全面开创、走在前列,牢牢把握服务大局、发挥职能工作主线,创新“政治引领、政法智库、课题研究、研究会、法治实践、人才培养”六位一体研究机制,重点打造山东政法智库、省级法学研究课题、企业破产与重组研究会、全省高校模拟法庭大赛、基层法律咨询服务等品牌,充分发挥法治智库作用,积极推动法学强省建设,为平安山东、法治山东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创新思想政治引领品牌建设
狠抓组织建设,省委政法委、省法学会就加强法学会党建工作专门部署安排,制定《关于加快推进各级法学会研究会党组织的通知》,加强督导,截至2018年底,省法学会所属各研究会全部成立党组织。《山东省法学会改革方案》明确提出2019年实现各级法学会研究会党组织全覆盖。加强政治建设,创新“三三七”工作机制,先后制定《山东省法学会关于坚决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规定》《关于加强对全省法学法律工作者思想政治引领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意见》《关于严格做好各类会议和学术活动意识形态工作的通知》三项制度规范,建立“法学会引导、单位管理和个人自律”三结合工作模式,实行学术活动“意识形态责任人、方案、主题、报告人、参加人、会议材料、新闻报道”七把关工作机制,坚持把工作做到前面、深到一线,牢牢把握法学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话语权。加强法治宣传,以新宪法学习、《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学习为主题,连续两年举办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暨“双百”报告会。开展宪法学习贯彻宣传月活动,组成宪法宣讲团举办省政法单位宪法学习报告会、“国家宪法日”全省宪法宣讲报告会,到13个市县、10余所高校巡回宣讲。
创新山东政法智库品牌建设
2018年4月,在中国法学会大力支持下,经山东省委同意,省委政法委、省法学会率先在全国建立省级政法智库。32名智库成员来自省内外法学、政治学等6个方面、20多个不同专业和领域。召开了山东政法智库成立暨新时代政法工作创新发展研讨会、山东政法智库成员座谈会,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建立《政法智库工作规则》《政法智库建言》《政法智库运行情况》《政法智库工作文集》等。积极对标国内一流高端专业智库,构建以山东政法智库为基础,各级法学会、各专业研究会、高校法学院系所为支撑的山东政法智库集群,在重大课题研究、法律法规修改、规范文件制定、司法责任制改革第三方评估、参与社会治理创新、法治人才培养等方面建言献策,发挥作用。
创新法学研究课题品牌建设
自2014年起,山东省法学会设立省级法学课题研究项目,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重大问题,先后组织500余项法学课题研究,公开出版《法治理论与实践研究》等4本文集,通过专题报告等形式,积极将成果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实践,得到有关部门认可。从今年开始,创新多种课题形式、多部门联动开展研究课题机制,提升法学会课题研究质量和社会影响力。部分课题纳入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专项,设立“平安山东法治山东建设专项课题”,由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省委政法委、省法学会共同管理;部分课题纳入全省政法重点调研课题,紧密围绕政法工作实践开展研究;部分课题采用省法学会委托课题模式,探索“指导组+课题组”组织模式,实行当年立项,当年结项,突出“实践性、指导性、应用性”成果评价导向,确保课题成果务实管用。
创新研究会建设和管理品牌建设
目前,省法学会所属研究会37个,全省各级研究会122个,基本形成专业齐全、上下协同、特色突出、作用明显的研究会组织体系。创新研究会组织模式,以成立企业法治、知识产权研究会为试点,探索建立枢纽型研究会,构建强会核心牵引、多点参与支撑、效能聚集放大的研究会矩阵。创新研究会管理模式,制定并认真落实法学会领导联系指导研究会工作制度,建立研究会秘书长联席会议制度,制定研究会工作考核办法,实现优胜劣汰退出机制。创新研究会激励模式,加强政策、项目、资金支持,扶持3至5个研究会进入全国一流研究会行列。企业破产与重组研究会积极帮扶数十家危困企业成功转型升级,建立危困企业救助六位一体联动机制,首创企业医院+诊所救治公益模式,预防化解大量社会矛盾。法学教育研究会发起并连续举办8届全省高校大学生模拟法庭大赛和6届环渤海法学教育论坛。社会法学研究会发起并连续举办8届鲁浙闽粤四省社会法学联合年会,保险法学研究会率先公开出版《保险案件裁判评析》系列丛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等研究会为大中型企业、金融机构等进行专业培训,深受欢迎和好评。
创新法治实践服务品牌建设
积极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成立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法治保障研究基地,举办新旧动能转换与知识产权保护论坛、新旧动能转换法律保障论坛。组成15个课题组和百个法律服务队,深入民营企业和有关单位调研,开展“六个一”公益法律服务活动(一次座谈会、一次报告会、一次普法宣传、一次法律培训、一次法律咨询服务、一次课题研究)。积极组织立法咨询服务。与省人大、省委政法委联合举办《刑事诉讼法》修正草案立法咨询会,与省法院、省委政法委联合举办重要职务犯罪案件审判法律专家咨询会,为《民法典》《体育法》《土地管理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制定修改提供意见建议。积极服务司法体制改革。2018年5月,首次组织开展全省司法责任制改革第三方评估,深入9市40余家基层法院、检察院调研评估,形成高质量的全省司法责任制改革第三方评估报告,为深化全省司法体制改革提供决策参考,得到省委领导和省司法责任制改革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的充分肯定。积极参与基层法治建设。成立山东社会治理与法治保障研究中心,召开全省法学会服务基层法治建设现场会,涌现了“法治六进”、法律服务工作站、法律诊所、居家养老法律服务中心等做法,培育出了法学会志愿者服务岗、青少年护航者行动等品牌法律工作站(室)。
创新法治人才培养品牌建设
率先在全国开展政法机关支持参与法治人才培养工作,打出“规范指导意见+人才培养基地+领军法治人物+支持青年人才”四个平台组合拳。先后召开全省政法机关支持参与法学院校法治人才培养工作推进会议,研究制定《关于全省政法机关支持参与法学院校法治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建立政法机关支持参与法学院校法治人才培养联席会议,设立100个全省法学院校法治人才培养基地、10个全省政法干部培训基地。与省教育厅等单位联合,连续举办8届全省高校大学生模拟法庭大赛,在全国法学教育界具有较高影响力。积极推荐优秀法学研究成果,连续4年获得中国法学青年论坛和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征文优秀组织奖。连续开展24次全省优秀法学成果奖评选活动,完善全省优秀中青年法学家评选机制,与省依法治省办等单位进行法治人物评选,培养和推出一批法学领军人物,为优秀法治人才特别是杰出人才脱颖而出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大力推动法学强省建设。
下步,山东省法学会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国法学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部署和《中国法学会改革方案》要求,抓住出台《山东省法学会改革方案》重大机遇,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继续保持党建引领、创新为要,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努力在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法治智库功能、服务法治实践、法治人才培养等方面提档升级、进位争先、走在前列,为打造享誉全国的平安山东、法治山东“金招牌”,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法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