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佛山南海区党建+“双联系”引领社区戒毒康复新模式
本报讯(□刘创新 通讯员陈曾悦) 社区里每25个户籍吸毒人员就配备一个专职的禁毒社工,戒毒康复对象及其家庭都有社区党员和志愿者结对联系,每周固定联系探访,关爱支援队伍围绕每个戒毒康复对象,组织起“党员+社工+志愿者”多方协同的社会支持体系——这是现在广东佛山南海区社区戒毒康复的工作模式。 近年来,佛山市南海区委区政府从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视角出发,以“双联系”为引领,联合多个部门,整合资源助力基层社区,搭建了多维立体的社会支持网络。把“双联系”引领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纳入直联主题,把社区戒毒对象纳入户联系重点对象社区层面通过党建引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戒社康工作新模式,围绕社区戒毒康复对象及家庭进行帮助支援,促进他们尽快戒除毒瘾,回归社会。 构建多方协同的 社戒社康工作新模式 长期以来,公安部门开展禁毒工作普遍存在着工作方法较为单一、联动机制不畅、公安部门单兵作战的工作困境,戒毒对象社戒社康成效不理想,复吸率较高。 为突破社戒社康工作的传统困境,佛山市南海区委政法委、禁毒办牵头,联合了多个部门,明确分工,统一步调,充分调动各系统的工作资源和项目,把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纳入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重要内容,纳入驻点普遍联系群众和党员“户联系”(双联系)的重要内容,探索建立“镇街党委领导、部门齐抓共管、社区党委统筹、专业机构支持、社会共同参与、‘双联系’引领推动”的南海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新模式。 为了加大推动“双联系”行动的力度,南海区成立了以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李军为组长,副区长、市公安局南海分局局长夏化冰为常务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就设在南海区委政法委,用来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了社区戒毒康复新模式工作的稳步推进,南海区从各镇街选定23个试点社区推行“双联系”引领社区戒毒康复行动方案,以点带面,扎实推进。 搭建多维立体的社会支持网络 戒毒康复对象在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时普遍存在家庭、生活、社交、就业等方面的阻力,围绕社戒社康对象的个人困难、家庭困难、家庭沟通障碍等方面问题,亟待建立起多维度、多层次、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支持体系。 南海区通过广泛社会动员,搭建起多维立体的社会支持网络,建立“社区党委+社区民警+戒毒社工+熟人志愿者”组成的本土化关爱支援队伍。在基层社区党委引领下,协调派出所、禁毒办、人社局等职能部门,包括专业社会组织、家属和志愿者、企业、居民群众等社会大众共同参与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搭建社戒社康人员的社区支持网络。每个试点社区均成立了以社区书记为组长,社区民警为副组长的社戒社康工作小组,按1∶1比例为每个戒毒康复对象结对建立一支“党员+社工+志愿者”本土化关爱支援队伍。 截至2019年6月,全区已成立社区戒毒康复关爱支援团队496支,成员1927人,购买禁毒社工81人。“双联系”行动累计服务110375人次,为社戒社康对象及其家庭解决突出问题202个。全区已建立关爱档案918份。随着这项党建引领下多方协同工作机制的不断深化,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社戒社康工作格局逐步形成,南海的社戒社康新模式正产生出越发明显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