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至5月全国侦破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4500余起

本报讯(记者汤瑜) 627日,公安部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今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工作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15月,全国共侦破食品安全犯罪案件45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500余名,捣毁黑工厂、黑作坊、黑窝点3800余个。

公安部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局长吕武钦通报,今年以来,针对食品安全犯罪的新形势新特点,各地公安机关围绕“打源头、端窝点、摧网络、断链条、追流向”的打击目标,运用大数据导侦机制,开展扩线经营,深挖犯罪链条,摧毁犯罪网络,对重点线索提级督办,对跨省区市案件由公安部挂牌督办、限期侦破。同时,会同有关部门开展联动排查、联动打击,推动源头上强化监管。15月,全国共侦破食品安全犯罪案件45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500余名,捣毁黑工厂、黑作坊、黑窝点3800余个,有力震慑了犯罪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初,按照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总体部署和中央批准的机构改革方案,公安部整合多个业务局相关职责,专门组建了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统一承担打击食品、药品和知识产权、生态环境、森林草原、生物安全等领域犯罪职责。

吕武钦表示,近年来,食品药品领域一些犯罪问题突出、社会影响恶劣、群众反映强烈,组建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客观需要。

同时,吕武钦介绍,公安部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的成立,将有力推动全国公安机关专业队伍建设,提升打击犯罪的专业化水平。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将着重聚焦打击犯罪主责主业,着力防范食药环领域重大风险,努力锻造一支敢担当、能打善战的高素质食药环侦铁军。

公安部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巡视员、副局长李剑涛表示,针对当前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突出问题,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正积极会同有关部门进行深入研究,将于近日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为期半年的集中打击行动,向食品药品犯罪发起凌厉攻势,突出肉制品、食用农产品、假冒知名品牌酒类等重点领域,突出商场超市、批发市场、农村集市、学校周边等重点部位,突出网上侦查,侦破一批大要案件,摧毁一批犯罪窝点,打掉一批犯罪链条,整治一批重点部位,依法严惩一批犯罪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