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官司“一次都不用跑”
指尖诉讼 掌上办案
互联网法院诞生之后,物理法庭搬到了PC端的网页上,而现在“移动微法院”又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在移动的手机端这一切都将得到解决。
随着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互联网技术迅速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为社会发展注入创新活力的同时,也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
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微信小程序为载体的移动电子诉讼应用“微法院”进入了大众视野。
去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浙江法院调研时,深入考察“移动微法院”建设运行情况,并指出“移动微法院”要向全国法院推广。他强调,要积极主动拥抱现代科技,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司法文明,要大力加强司法人工智能建设,把智慧法院建设进一步推向深入。
今年6月13日,周强院长在全国高级法院院长座谈会上再次强调,全面推动线上多元化纠纷解决平台建设,实现在线咨询、在线评估、在线分流、在线调解、在线确认。
周强在座谈会上表示,“智慧诉讼服务”不是配置一台电子设备,而是要用信息化手段解决传统手段做不了、做不好的事情。“最高人民法院2018年建成在线调解平台。截至目前,19个省1659个法院已完成对接。”周强要求,要确保今年年底前各地法院办案系统或自建调解平台对接率达到100%,调解员名册录入率达到100%,诉前调解案件信息上网率达到100%,真正方便当事人“一网解纷”。
对此,腾讯公司智慧法院项目负责人吴平平表示,腾讯公司将积极影响号召,发挥平台优势与智能化能力,为移动电子诉讼向全国推广打造样本、输出经验。随着“微法院”小程序在全国法院推广普及,腾讯将继续为司法改革、制度创新进行探索和实践,助力中国智慧法院建设。
打破时空限制,实现惠民便民
在过去,打官司必须在法院这个物理空间内完成。互联网法院诞生之后,物理法庭搬到了PC端的网页上,而现在“移动微法院”又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在移动的手机端这一切都将得到解决。
据记者了解,现阶段,“微法院”小程序已经实现手机立案、案件查询、电子送达、远程调解、移动庭审、申请执行、微信交费等20余项功能,提供一站式、便捷化、智慧型的移动服务体系,实现从立案到执行全流程在线办理。
与此同时,“微法院”还提供了法规查询、计算工具、智能问答、法院导航、线索举报等诉讼便民服务。
去年,宁波市某知名摄影机构因经营者变更、新老板促销充值卡后一夜之间“人间蒸发”,先后引起275起诉讼。该市镇海区人民法院承办法官引导双方当事人使用“微法院”小程序,通过“掌上法庭”在线调解、诉讼,交流意见,高效率调解结案并基本履行到位。大部分消费者从起诉到拿到退款,甚至不出一周。
此外,“掌上法庭”为诉讼参与人和法官提供了免加好友、全程留痕、跨越时空的沟通渠道,以往需要在线下面对面完成的诉讼行为(签署笔录、签订调解/和解协议),均可以在小程序内完成,提高了法官办案效率,降低了群众诉讼成本。
线上线下融合,提升司法效率
“微法院”并不局限于线上办案,在线下的案件审理过程中同样有“微法院”的用武之地。
前不久,浙江舟山定海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聋哑夫妇离婚案件。为了解当事人双方的真实感情状况,承办法官使用“移动微法院”进行审理。在庭审现场,法官通过在“移动微法院”内的文字沟通,直接了解到原被告的真实心意。
对于此种当事人属特殊群体的案件,法院以往都要请手语老师来翻译。然而通过第三方翻译转述,不可避免地存在偏差。
如今,通过“移动微法院”小程序,将线下庭审与线上沟通融合,当事人可以直接表达自己的真实心意。这既解决了当事人向法庭陈述的障碍,也让对方明了自己的意见,避免了手语翻译有可能造成的意思表达的出入。
“微法院”就像一辆诉讼列车,法官和当事人根据需要可随时“上车、下车”,可以选择所有环节都在线上进行,也可选择部分环节在线上进行,部分环节在线下进行,案件办理线上线下高度融合,互为补充。这种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审理方式,大幅压缩了法官程序性、事务性工作用时,提升了司法效率,节约了司法成本。
创新诉讼模式,促进司法改革
随着人民法院信息化3.0的深化完善,信息化建设对司法审判的辅助作用越来越凸显。深化智慧法院建设成为近年来司法领域紧跟互联网时代潮流、满足互联网司法发展需求的重要内容。“移动微法院”作为智慧法院建设中的重要一环,以崭新的方式和思维,致力于落实司法便民、助力办案的核心理念。
作为移动智能办案平台,“微法院”小程序为法院推动形成了线上线下融合审理、异步错时审理、当事人自行推动诉讼进程等更加符合网络规律的司法新流程和审判新机制,能够进一步压缩程序性、事务性工作用时,减少法官投入审理的时间,为化解案多人少矛盾找到新的出路。
同时,移动微法院还有利于缓解送达难、送达成本高的问题。执行干警可以通过发送图片、视频、地理位置等内容向申请执行人实时推送查封、扣押、司法拘留等14个执行节点信息,申请执行人也可向执行干警提交执行线索、连线执行现场,实现执行过程全程留痕,自2018年9月10日浙江全省三级法院上线推广以来,用户应用“微法院”的新立案件累计173209件,法官通过微法院发起送达526187次。
作为移动阳光司法平台,移动微法院具有全程公开、沟通充分、全程留痕的特点,将司法公开从结果公开推向过程公开,大大降低了因信息不对称、公开不够、沟通不畅所产生的信访问题、不信任问题。
“移动微法院”是探索司法体制改革与现代科技应用融合的新路径,不仅是司法工具的重大创新,更将推进诉讼服务在移动互联时代的现代化转型,切实让当事人和法官感受到“指尖诉讼、掌上办案”的便利。
记者了解到,今年3月,在最高人民法院召开的中国“移动微法院”试点推进会上,由腾讯承建的“中国移动微法院”全国总入口小程序正式开通。该小程序将成为全国“微法院”的总跳转入口,并成为全国法院在移动端的总服务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