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高法发布2018年度毒品犯罪案件审理情况
本报讯(记者赵春艳) 近日,记者自最高法获悉,2018年以来,法院审理的毒品犯罪案件一审结案数为10万余件,同比继续下降。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作用,坚持依法从严惩处毒品犯罪。
近年来,我国禁毒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有效遏制了毒品问题快速发展蔓延的势头,有力扭转了一些地方毒品问题严重的状况,禁毒形势呈现整体向好、持续改观的积极变化。法院审理的毒品犯罪案件数在2015年达到历史最高点后,2016年开始回落,2018年一审结案数为10万余件,同比继续下降。其中,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案件占主导,比例为66.5%,容留他人吸毒犯罪案件占比也较高,为24.8%。
2018年以来各级人民法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禁毒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毫不动摇地坚持依法从严惩处毒品犯罪。重点严惩走私毒品、制造毒品、大宗贩卖毒品等源头性毒品犯罪,并加大对制毒物品犯罪、多次“零包”贩卖毒品、引诱、教唆、欺骗、强迫他人吸毒及非法持有毒品等犯罪的惩处力度。对毒枭、职业毒贩、主犯、累犯、毒品再犯等罪行严重和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的犯罪分子,该判处重刑至死刑的,坚决依法判处。2018年,全国法院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至死刑的毒品犯罪分子26443人,重刑率为24.11%;今年1-5月,判处重刑人数10029人,重刑率为26.38%,均高出同期全部刑事案件重刑率十几个百分点,充分体现了人民法院依法从严惩处毒品犯罪的政策立场。
据悉,2018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继续深入推进毒品犯罪司法规范化建设,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在规范和提高毒品犯罪案件的证据质量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在禁毒宣传方面,最高人民法院和部分地方法院采取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典型案例、直播庭审、发放禁毒宣传资料等多种方式开展禁毒宣传活动,形成全国法院广泛、同步开展禁毒宣传的整体声势。
下一步,各级人民法院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禁毒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禁毒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国家禁毒工作大局,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作用,毫不动摇地继续坚持依法从严惩处毒品犯罪的指导思想,积极参与国家禁毒委员会组织的“两打两控”等专项行动,不断加强毒品犯罪审判规范化建设,积极拓展参与禁毒综合治理的方式方法,努力推动人民法院禁毒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法治氛围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