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病网络筹款门槛低平台准入与监管有待加强

本社记者 周頔

 

近日,一起网络筹款者炫富的事件引发公众热议。

有人曝光,发起筹款的杭州萧山某女子家境殷实,时常出国购买奢侈品。女子在父亲尚未确诊癌症时,就发起大病筹款,并迅速提现。筹款人认为自己行为并无不妥,但网友们却指责其诈捐、筹款平台审核不严。筹款人、筹款平台和网友们就此事展开了激烈争论。

律师建议,要完善筹款平台监管机制,明确筹款发起人的准入机制以及监管方式。

 

女子为父筹款被质疑诈捐

今年5月初,杭州萧山区某女子在大病救助众筹平台水滴筹发起了20万元的筹款,该女子称,父亲被医生确诊为胃癌,万般无奈向网友求助筹集善款。

一些爱心人士看到该帖子后慷慨解囊,伸出了援助之手。然而,风波也从此开始。

在筹款发起不久后,有网友指出,该女子提交的检查报告单显示,患者尚未确诊胃癌,而她在父亲刚检查完的第二天就发起了筹款。在证明材料栏中,女子也并没有出具家庭经济情况的说明。

63日,筹款女子以急等钱续缴医院费用为由,提取了8547元的善款。

不久后,一位捐过款的网友无意之中发现发起筹款的女子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了买跑车的消息。随后,更多该女子出国旅游、购买奢侈品的消息被一一曝光。

面对网友的质疑,发起筹款的女子迅速删掉了社交平台上的炫富内容。

612日,该女子发文称,其父曾在2014年两次从重症监护室抢救出来,并称父亲有资格申请水滴筹救助。

对于这一回应,网友并不买账,网友普遍认为,网络大病筹款本意是帮助生活困难的人获得医疗救助,而并非为萧山女子这样的有钱人补贴生活。更有观点指出,其隐瞒财产信息、其父真实病情,涉嫌骗捐甚至诈骗。

不久后,筹款女子通过微博发文称,感谢所有献爱心的朋友,愿把在水滴筹筹到的8547元通过平台悉数退还。

水滴筹表示,接到举报后展开全面调查,目前筹款人已承诺将所筹得的8547元退还至水滴筹平台,并由平台原路退还给相关的爱心赠予人。

 

平台如何审核发起人?

一段时间以来,富裕家庭发起筹款的新闻屡见报端。

今年48日,德云社相声演员吴鹤臣突发脑出血,其家人通过水滴筹发布筹款100万元,但被爆料其有医保,家境富庶,有房有车。该事件一度引发公众热议,富裕家庭隐瞒家境发起巨额筹款也成为公众批评的对象。随后,吴鹤臣的家人公布了财产,并关闭众筹通道。

20187月,广西南宁一名女子称自己的女儿因病毒感染已经住进了ICU病房,最终她共获得25万余元的筹款。事后有网友爆料,这家人其实有好几套房子,还有奥迪车,并且还经营着几家饭店。最终,众筹平台经调查回应称,患者家人与平台沟通承诺退款,平台收到款项将第一时间原路退还爱心捐助者。

水滴筹为何没有在筹款人发起筹款时进行严格的审核?

水滴筹工作人员在回应媒体时谈道,水滴筹借助熟人社交网络验证,在筹款的整个过程进行风险控制。求助人在提交身份证明材料、病情证明材料等相关材料,通过平台初步审核之后,还需要经过社交网络的监督验证、提现公示验证等环节,才能最终完成提现。

其实我们的审核并不是一次完成的,是贯穿整个筹款过程,甚至是筹款提现以后,我们也一直在进行相关的监督。这其中很大一部分需要大家共同监督发挥作用,对相关的案例进行审核和管理。水滴筹公开表示。

由于平台没有资格去审核发起人的车产和房产,只能要求发起人公开说明自己的家庭经济情况、做公示,社会人士可以根据自己判断,选择去帮助他或是不帮助他。

在这一点上,平台需要大家共同发挥监督管理的作用。水滴筹谈道。

有评论指出,若想避免类似事件重演,一方面需要有力的制度回应,加强网络募捐的引导和规范,推进互联网慈善事业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另一方面也离不开一个良好的网络募捐诚信环境,每个筹款人都应珍惜社会给予的爱心,所得善款必须专款专用,不要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减少了被救助的机会。

卡耐基基金会主席比扬也曾说过:慈善事业要有玻璃做的口袋。信息披露制度,正是一个这样的玻璃口袋。有这个玻璃口袋,网络众筹才能全面摆脱虚假病历阴影,摆脱悲情文案操作,从粗放走向精细。换言之,只有确保捐助者的知情权和后悔权,才有助于改变求助和捐助双方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权利不对称,让捐助者不再盲目,而是可以自由选择和充分监督,树立起网络众筹的公信力。

筹款发起女子炫富事件被网友关注,水滴筹平台在接到举报后跟筹款人沟通对相关情况进行核实调查,并强调了平台是给看不起病的大病患者提供救命工具的,最终筹款人同意退款。

 

申请人应更多公开实情

近年来出现了不少类似案例,患者隐藏真实财产情况,通过医疗救助平台筹款,被发现举报后大多以道歉、退还善款收尾。

网友质疑此类情况是否涉嫌诈捐,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律师周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道,如果筹款人的事由真实,即善款确实用于治疗,就不构成诈捐;如果将募捐所得用于挥霍而非治疗就会涉及诈捐的问题,甚至涉嫌诈骗罪。

对于网络众筹平台出现的骗捐现象,周浩指出,《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规定,网络服务的募捐平台,在求助项目发布前应当进行充分审核,保障受捐者全面、充分、真实披露更多个人信息资料,包括家庭收入、财产等状况、生活境况以及病情。

网络平台为了更好地确保信息真实,需要获取求助者的信息,包括被救助者的病情诊断信息以及财产状况信息,但是平台方与医院以及房产部门未能充分合作的情况下,只能依赖求助者发布的信息,求助者隐瞒财产状况的话难免出现类似问题。

京都律师事务所律师常莎认为,如果筹款人编造虚假事实骗取捐款人财物涉嫌诈捐,在民事责任方面,筹款人应返还财物,赔偿捐款人损失;网络众筹平台如存在过错,未尽合理审查义务,对捐款人损失负连带赔偿责任。在刑事责任方面,筹款人诈捐涉嫌诈骗罪、编造及传播虚假信息罪,应承担刑事责任。

如果诈捐成立,捐款人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筹款人返还财物并要求筹款人及平台连带赔偿捐款人损失,同时也可以向公安机关举报,要求公安机关追究诈捐人的行政责任及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