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生冯秀岭在“刀锋上跳舞”
为艾滋病人做手术17年
当艾滋病成为社会关注热点,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做了17年手术的冯秀岭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冯秀岭称自己的职业具有较高风险,如在“刀锋上跳舞”。
冯秀岭是河南省传染病医院(现为郑州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的一位医生,自2002年起他便开始为艾滋病患者做手术。他是河南省第一位为艾滋病患者做手术的医生,截至目前已超过3000多例,冯秀岭所在的普外科年均为艾滋病患者做手术逾900例。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冯秀岭这么形容他的职业,为艾滋病患者做手术随时可能面临因针扎等原因导致感染。根据国家卫生与健康委员会印发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职业传染病中的艾滋病限于医疗卫生人员及人民警察。
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做手术17年,冯秀岭职业暴露了4次。所幸的是,冯秀岭并没有感染艾滋病。冯秀岭称自己的职业具有较高风险,如在“刀锋上跳舞”。
第一次为艾滋病感染者做手术
1988年,冯秀岭大学毕业后就在河南省传染病医院工作。1998年,冯秀岭成为医院新组建的外科团队的一员。在工作的初期,他从未想过未来要与艾滋病人近距离接触。
冯秀岭告诉记者,他至今仍能清晰地记得自己第一次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做手术的经过,那是刻进脑子里挥之不去的记忆。
2002年夏,河南省传染病医院接治了一位54岁直肠癌晚期患者。由于病人患有艾滋病,河南多家医院拒绝为其做手术的请求。
“她的直肠癌发展到将肛门都堵死了,连放屁都非常困难,肚子胀得很大,病人确实非常痛苦。”见此状,冯秀岭为病人做了乙状结肠造瘘手术,冯秀岭希望能减少病人的痛苦,延长生命时间。
在当时,国内对艾滋病的了解并不多,防护设备也并不完善,甚至预防艾滋病感染的阻断药也没有。手术中,冯秀岭却要直接接触到病人的伤口,他的妻子女儿也多次劝他不要这样铤而走险。但是,冯秀岭看到病人的痛苦样子,仍然选择为其做手术。
回忆当时的情景,冯秀岭称在手术前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手术中生怕出一点儿差错,而手术后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就像是高考结束一样。此后,冯秀岭把每一例手术都当作是人生的第一次手术来做。
据冯秀岭粗略统计,他的病人有来自“艾滋病村”河南省上蔡县文楼村的,还有四川、新疆、山东、福建、陕西等外省的。在他所在的普外科,有近60%以上的患者均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正是在艾滋病病毒患者数量增多的背景下,河南省传染病医院自2000年开始建立起了专业人员队伍为艾滋病患者做手术,冯秀岭就是其中之一。自此,他便开始了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做手术的漫长职业生涯。
4次职业暴露,意外被扎
因为给艾滋病患者做手术,所以冯秀岭在手术前的准备会比普通综合医院更加“严格”。
每台手术,冯秀岭和同事都“全副武装”,最里面是消过毒的布制分体洗手衣,中间是布制手术衣,最外面是不透气的一次性手术衣。另外,冯秀岭还需要戴上面屏、头盔、手套,脚穿胶鞋。
在手术过程中的器械传递,不像普通综合医院医护人员的互相传递,冯秀岭需要将所有器械放在托盘上,以避免器械传递中出错划伤。冯秀岭称,手术的速度放缓是为了更安全。
尽管从医生防护到手术流程都做了特殊处理,但冯秀岭还是出现了4次职业暴露。
记者了解到,在外科医生给艾滋病感染者手术时,难免会被含有艾滋病病毒血液、体液污染的医疗器械及其他器具刺伤皮肤;也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皮肤或者黏膜。
“我们这样的医生只要做手术就可能感染艾滋病,除非你不做,但是作为医生,我不可能不做手术。每一次手术我们都要近乎完美,每一次手术都是提心吊胆的。”冯秀岭告诉记者。
2012年,冯秀岭在一次手术快结束时不小心扎到了手。发生职业暴露后,冯秀岭立即服用艾滋病的阻断药。阻断药的副作用非常大,冯秀岭出现了腹泻、呕吐、恶心等症状。除了副作用外,他还需要连续监测半年到1年才能确认有没有被感染。
回忆起吃阻断药后提心吊胆的日子,冯秀岭称那个时候甚至有放弃的念头,想着再也不要吃阻断药了。但他还是坚持下来了,深刻反思为什么会在手术台扎破手指。
冯秀岭告诉记者,普外科目前还有3名副主任医师,主管护士2名。科室的医护人员几乎都出现过职业暴露,发生职业暴露后按照程序上报医院、抽血化验、吃阻断药。截至目前,普外科没有一例感染,河南省传染病医院也没有一例感染。
而在普通综合医院,在急诊中,由于有的患者可能隐瞒或者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经感染艾滋病病毒,导致医生在手术中可能出现职业风险。冯秀岭称,他的病人中有两名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医生。
冯秀岭建议,医生不应该抱有侥幸心理,检查结果没有出来前,最好都按照可能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进行处理。
仍缺乏专业医生
“普通综合医院不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做手术,一方面是因为确实容易发生职业暴露,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综合医院对艾滋病认识不够,保护措施不够。” 冯秀岭谈及目前的医疗情况说。
被普通综合医院拒绝后,多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都会感到无助,甚至还会产生仇视社会的情绪。另外,随着艾滋病感染者数量的增多,社会确实越来越需要更多像冯秀岭一样的医生。
冯秀岭非常期待能够为科室招聘一名研究生从事部分科研工作。自2018年普外科招聘以来,前来应聘的研究生寥寥,其中有两名研究生合适,但有一名在工作不到一个月后离开,另一名则是在工作3天后就辞职了。
河南省传染病医院普外科护士长张元蓓告诉记者,她刚毕业的时候确实也很害怕,很多年轻人能选择综合医院的都选择综合医院,但随着工作时间的推移,她也逐渐习惯了。
“刚毕业的学生动作僵硬,不熟练,在开始阶段职业暴露的可能性较大。他们只要有更多的选择,一般也很难选择我们医院,毕竟这是一份高危的职业。” 冯秀岭说。
“行医一时,鞠躬一生。不求闻达,但求利人。”记者注意到,在冯秀岭办公室门外的名帖中,他写下了自己从医的服务理念,这或许也是冯秀岭17年来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做手术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