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星人物:独臂脱贫户李健
这些天,李健成了全国的明星人物。
5月16日,包括李健在内的167名“全国自强模范”,一起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并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李健说:“当总书记走进人民大会堂北大厅时,我激动得泪湿了眼眶,总书记那句‘再接再厉,再立新功’的勉励,这些天一直在我耳边回响。”
作为2016年脱贫退出村,付楼村是河南省埠江镇三个贫困村中最后脱贫的,经济基础和自然条件都不太好。刚从北京回到付楼村,李健没给自己喘息的时间,立刻投入工作。作为村支书,他心里最放不下的就是村里的产业:“党中央给我这么大的荣誉,我不仅要自强,还要让全村强,才对得起总书记对我的关心。”
自强,是所有熟悉李健的人对他最突出的评价。从残疾人贫困户到脱贫户,从脱贫户到党员,从普通党员到村党支部书记,自强让李健实现着诸多身份的转换和超越,让他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从桐柏县到南阳市,从河南省到全国,面对越来越多的荣誉和越来越大的名气,从北京回到付楼村的李健这样说:“名气意味着,我有更大的责任和号召力,为付楼村百姓办好事。”
致富和入党之路坚定而执着
李健原来是付楼村的一名电工。村民眼中的李健头脑灵活、勤劳实干、热心好善,是村里的“能人”。
2011年12月30日,李健和几个工友一起在村里检查变压器。忽然刮起一阵大风,踩在铝合金梯子上的李健觉得脚下猛然一晃,身子也跟着向后一仰。李健下意识地伸出右手向前一抓,瞬间碰到变压器减压柱。经过八次手术的救治,李健暂时脱离生命危险,却不得不截掉右臂。
作为家里唯一的劳动力,李健倒下的这段时间,家里不仅失去经济来源,还欠下许多债务。正是此时,党的脱贫攻坚政策重新点燃了李健生活的希望。
2014年,根据政策,李健被评定为深度贫困户。时任埠江镇镇长、现任桐柏县教体局党组书记的王诗东成为他的帮扶责任人。正是在王诗东的鼓励下,李健决定重新“干事”。看到那年邻乡的葱供不应求,卖到了香港,加上种葱的技术容易掌握,还能顾家,李健决定租地种大葱。
李健找亲友借了20多万元,租了100多亩地开始种葱。那时,李健的腿刚恢复不久,长时间的体力劳动,让他的左腿流出血水。在这种情况下,李健仍坚持每天第一个去地里,晚上工人都走后才回家。“那时候心里憋着一股劲儿,想着我得干出个样子来。”李健的辛苦没有白费,那一年他种的大葱收成极好。“那年的葱都长到了胸口,看着真是喜人。”
谁能想到,大葱种得虽好,却因种植量太大而滞销,李健一下子就赔了25万元。对于李健的情况,王诗东看在眼里。他陪着李健一起分析市场,鼓励他先出去找销路、探市场。李健也很快吸取教训,没有像过去那样盲目跟风,而是亲自去外地实地考察市场信息。这一次,因为提前掌握销售信息,提前联系市场,李健不仅赚回所有本钱,还净赚13万元。2016年,李健顺利脱贫。
李健伤腿未愈,一只胳膊种大葱的自强精神和一举脱贫的故事,激励着付楼村村民尤其是贫困户们,大家不等不靠、奋发自强、勤劳致富,全村群众脱贫致富的志气和决心空前高涨。在李健的带领下,付楼村于2016年顺利脱贫。
早在脱贫之前,李健就提出一个坚定的请求:“我要入党!”经历过生死与诸多不幸的李健,在人生的晦暗时刻仍然想要入党,这让王诗东有些意外,同时也感到欣喜。“通过李健入党,我就知道他不仅是人站起来了,心灵上也真的站起来了。从李健出事到入党、脱贫,他每年都有很大的变化。一直奋进,一直自强,身上一直充满着正能量。”
2015年7月,李健如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秉承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信念与担当,在自己顺利脱贫之后,还积极帮助其他村民。“帮助村民赚钱的那种快乐,和自己赚钱还不一样,那种快乐里带着一种骄傲。”
实现身份转变和价值提升
2018年年初,付楼村党支部换届前,李健找到王诗东,商量竞选村支书的事情。由于上任支书考上公务员而调到镇里,付楼村有一年左右的时间没有村支部书记,造成整个村子缺乏凝聚力。这时,村里许多党员主动找到李健,说他威信高、能干事,建议他来当村支书。李健一开始很犹豫,一方面自己没有工作经验,另一方面认为自己是个残疾人,一只胳膊,形象差。后来,越来越多的人支持他当村支书。李健想,既然大家信任自己,自己就应该担起这份责任。
王诗东看出李健的顾虑,便鼓励他:“这是好事,你脑袋瓜灵活,又是脱贫的现实例子。村里人对你很了解,你要有勇气,一是困难可以克服、经验可以积累;二是形象不在外表,主要还是看你能不能把村里工作做好,能不能带领大家致富。”
李健想到家里最困难的时候,党的帮扶政策给他送来温暖、帮全家渡过难关;想到入党时,自己说过的那句话“要把党给我的温暖和帮助传递下去”;想到虽然自己脱了贫,经济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可付楼村的乡亲们生活还不富裕、整体生活水平仍偏低,对于曾经的迟疑和思考,李健说:“有太多理由不当村支书,可我更想把付楼变得更好。”李健再次找到王诗东,肯定地说:“我要竞选村支书!”
李健的竞选进行得很顺利,最终在2018年4月21日高票当选村支书。
带领村民书写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李健在上任村支书之前,对于村里的工作有了不少了解,对困难也有所准备。但刚上任时,他却发现群众工作的难度比他想象的还要大。
“我没有想到群众之间的事情这么复杂,也没想到作为一个百姓去给村民做工作和作为一个村支书给群众做工作,差别这么大。”李健坦言,刚上任时因为压力太大而整夜睡不着觉,甚至对自己究竟是否能胜任村支书产生过怀疑。“我没做村支书的时候,给村民办事情,不管结果如何,大家都觉得我是真心实意想帮他们,因为我本来可以不管的。做了村支书之后,村民找我办事,如果不合规定不给他们办,他会觉得我明明可以帮他而故意不帮,就会有意见。”
压力最大的时候,付楼村全体村民大会的召开,改变了李健对群众工作的认识。
村民因为低保问题找李健的次数多了,李健就找到王诗东商量。刚好那一时期桐柏县委开始集中整治低保,两人商议把付楼村的低保“推倒重来”。重来的第一步就是召开全体村民大会。因为付楼村已经20多年没有开过全体村民大会,所以一开始李健和班子成员都很担心大会的效果,对于大会的现场情况也都没有把握。
2018年7月18日,付楼村召开了全体村民大会,会上对低保和扶贫的政策、评定标准做了公开、透明的宣传,让所有村民了解低保的评定标准和条件。出乎意料的是,这次尝试性的会议开得非常成功。不仅村里每家都派代表参加,而且有的一家去好几个人,会议过程中也没有吵闹和大声喧哗,还有好几次热烈的鼓掌。
全体村民大会之后,村里紧接着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程序以村小组为单位召开了会议,每组会议开两次。所有的问题和异议都在会上统一提出、统一讨论,最后再把结果以公告的形式公示出来,接受全体村民的监督。最后结果出来后,村里没有人再对低保的评定有意见。
这让李健彻底松了一口气。原来,群众最在意的是公平、公正,要想公平、公正就必须公开、透明,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正是解决群众难题的金钥匙。从那以后,李健格外重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运用,对于村里的大事、难事全部摊开,让村民充分参与并监督。
在李健上任村支书之后,随着工作的逐步开展,付楼村的整体面貌也有了极大的改善。在李健自强精神的感召和带领下,付楼村村民的脱贫致富愿望特别强烈。从种植到养殖,从在农场帮工到上工厂打工,村民干事、致富的劲头特别足。
对于下一步的工作目标,李健表示,付楼村应该多发展本地产业,特色农业和工业,通过村“两委”班子的团结合作,把本地产业发展好,逐步使付楼村达到人人小康的水平,从而实现乡村振兴。对于未来,李健也有了新的感悟:“这次我被评为自强模范,如果不是党的扶贫政策,如果不是党的干部,如果不是党的关怀和温暖,我也不可能一步步走到今天,还能获得这些荣誉。未来,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我一定要把党的关怀和温暖传递下去,让我们付楼村的生活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