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巡多效”加强代表联络 推进法治人才培养

——第六巡回法庭举办庭审进校园——走进西北政法大学活动

  本报讯(记者冯雷朱建伟) 428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以下简称六巡)举行庭审进校园活动,在西北政法大学长安校区天平楼A座模拟法庭公开开庭审理了上诉人郑义泉与被上诉人余学明、余美青、余泓辉及一审第三人陕西铜川凤凰建材有限公司股权转让纠纷一案。

该案由六巡副庭长骆电担任审判长,主审法官欧海燕、杨弘磊为合议庭成员,张满成担任法官助理,陈璐担任书记员。本次庭审从上午9时开始,历时2个小时,在审判长的规范指引下,各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按照法定程序对各自观点进行阐述,并围绕案件争议焦点进行充分辩论。整个庭审过程规范、有序,充分保障了各方当事人诉讼权利。随后审判长宣布休庭,案件将择日宣判。

据悉,此次庭审组织陕西省三级法院商事审判法官30余人参与庭审观摩,通过公开庭审发挥规范庭示范作用,加强巡回审判对巡回区内地方三级法院庭审工作的指导。庭审前,审判团队积极充分做好庭审准备工作。本案承办人、主审法官欧海燕多次组织召开庭前会议,主持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归纳争议焦点。制作规范庭庭审活动工作提纲,对庭审各环节尤其是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等重要节点进行充分的预判,并拟定了详细的工作预案。

此次庭审特别邀请在陕全国人大代表刘志让、宋亚平、马宝平、方兰,全国政协委员颜明参与案件旁听。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旁听案件,加强法院与代表委员和社会各界的联络,增进代表委员和人民群众对法院审判工作的了解,积极扩大和推进法治宣传与普法教育工作。本次庭审还有申请参与旁听的群众代表以及西北政法大学在校师生共220余人在现场参与旁听。

庭审结束后,六巡与西北政法大学联合举行庭审进校园总结交流座谈会。座谈会由六巡副庭长骆电主持,参与案件旁听的有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会上,骆电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报了六巡今年以来工作开展情况,听取与会代表、委员对人民法院的意见和建议。骆电说,习近平总书记201753日考察中国政法大学时强调要打破高校和社会之间的体制壁垒,将实际工作部门的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引进高校,加强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工作者和法治实际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为此,六巡开展庭审进校园系列活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开展人民法院与法学院校双向交流,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本次庭审进校园——走进西北政法大学活动,通过在高校公开开庭审理案件,以鲜活生动的案例和规范有序的庭审,加强了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沟通和联络,得到了参与旁听的社会群众和法科学生的认可,发挥了普法宣法课的作用,起到了一巡多效的良好效果。今后六巡将继续开展好庭审进校园活动,使巡回区内更多法学院校、科研机构参与进来,切实发挥六巡规范庭示范作用,普及司法知识,指导审判实践,增强公民法治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共同推进法治人才培养。代表委员表示,六巡这次庭审很有意义,程序规范严谨,充分保障了各方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是一次公平公正文明的司法审判活动,有利于提高公民法治意识,促进普法宣传,优化区域营商环境和经济发展,让全社会感受到社会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陕西省三级法院法官代表、西北政法大学有关部门负责人及师生代表40余人参与座谈并发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