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至今年三月查处涉众型经济犯罪案近一万九千起

涉案金额4100亿元

本报讯(记者汤瑜) 近日,公安部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非法集资等涉众型经济犯罪工作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2018年以来至今年第一季度,全国公安机关共立非法集资、传销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近1.9万起,涉案金额4100亿元,摧毁重大跨区域犯罪网络200余个,依法查办涉嫌非法集资犯罪P2P网贷平台400余个,查处了“善林金融”“云联惠”“联壁金融”等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涉及人数众多的重特大案件。

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局长高峰通报,受国内外复杂经济形势的综合影响,当前我国非法集资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总体上仍较为严峻,特别是社会领域经济犯罪与专业领域经济犯罪相互叠加,传统经济犯罪与网络经济犯罪交织共生,破坏力倍增。2018年至今年第一季度,全国公安机关共立非法集资、传销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近1.9万起,涉案金额4100亿元,涉案金额超过百亿元、涉及投资者超过百万人的“双百案件”屡有发生。而且,非法集资等涉众型经济犯罪的蔓延传播速度非常快,一些新兴经济领域如网络借贷、投资理财、养老服务、消费返利、虚拟货币、金融互助等,已成为涉众型经济犯罪的“重灾区”。

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副局长王志广表示,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未经监管部门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开展理财、信托、基金、债券、外汇交易等等金融服务。网络借贷的P2P平台,只能够提供信息中介服务,不得从事自融、设立资金池。因此,群众在投资理财时要选择金融监管部门批准的持牌的金融机构,未经批准的坚决不参与。

今年515日是第十个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宣传日的主题是“与民同心 为您守护”,宣传重点是非法集资、传销等常见多发的涉众型经济犯罪。为提升宣传效果,公安部专门策划制作了特别节目《非法集资“会诊室”》,采用“主持人+观众”的互动形式,围绕群众关切和疑问,通过情景短片、专家点评和案例剖析,生动揭露P2P网贷平台涉嫌非法集资的常见犯罪手法,详细介绍防骗知识和自救技巧,充分展示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犯罪的坚定立场和显著成效。该节目将于515日上午10时通过互联网新媒体集中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