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四届中国十大影响性诉讼新闻发布会与专家点评会在京召开
本报讯(记者周頔) 近日,由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等单位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十大影响性诉讼新闻发布会与专家点评会”在京召开。来自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公安部法制局以及高校研究机构的法学法律专家对案例进行了分析和点评。
物美集团张文中再审改判无罪案、吉林金哲宏死缓再审改判无罪案、齐某强奸、猥亵儿童最高检抗诉案、杭州中升之星奔驰“退一赔三”车主维权案、彭州“离婚冷静期”调解和好案、南京旅客穿越铁道致死家属索赔被驳回案、利川燃烧煤矸石熏死大片森林跨区行政公益诉讼案、迪奥尔公司商标申请驳回复审行政纠纷案、中国绿发会诉秦皇岛某公司大气污染环境公益诉讼案、成都限制失信被执行人子女就读私立学校强制执行案等10个案例入选了十大影响性诉讼。
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陈永生在点评中谈道,此次入选的三个刑事案例在纠正冤案方面延续了自2013年以来的良好趋势,又取得了新的进步。一方面从恶性暴力犯罪走向了经济犯罪,另一方面检察院在冤案纠正过程当中,呈现出更加客观公正的角色。
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郑州大学司法案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嘉军认为,入选的三个民事案件独具特色,都是由一个案件向整个社会倡导应该遵守的社会行为规则。奔驰汽车“退一赔三”维护了社会诚信公平、“离婚冷静期”维护了家庭稳定与和谐,驳回乱穿铁道致死的索赔维护了社会基本公众秩序的行为规则。
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教授刘艺在点评中谈道,入选的两个公益诉讼案件十分有意义,污染环境入罪的门槛特别高,量刑较低,行政机关反复处罚可能也达不到整治效果,此时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作为环境治理重要力量就发挥了作用。公益诉讼的制度还在建设过程中。
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刑事行政审判研究部负责人、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行政审判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韩德强谈道,入选的行政诉讼与执行案例也有着重要意义。限制老赖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充分显示了执行法官的司法指挥,发挥司法主观能动性,达到了社会和法律效果统一的示范性。跨国商标延伸保护的行政诉讼案件彰显了司法权面对行政行为错误勇于纠正的勇气和决心。本案通过最高院当庭宣判,向世界表明了中国政府承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和平等保护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