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知产法院发布建设国际一流知识产权法院实施意见

    本报讯(记者侯劲松 通讯员陈颖颖) 日前,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该院《关于建设国际一流知识产权法院的实施意见(2019-2021)》,明确5个方面总体目标和打造5个高地的30项主要任务,对上海知产法院建设国际一流知识产权法院,更好发挥司法职能作用,服务保障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制定了详细的路线图。

    《实施意见》提出,围绕建设国际一流知识产权法院这个长远目标,上海知产法院力争用三年时间,在专业化、智能化、国际化、权威性、影响力方面实现新突破,着力打造知识产权公正专业审判高地、审判机制创新高地、司法智能运用高地、司法开放发展高地和审判人才建设高地,并且细化为30项具体任务,确保任务顺利推进和目标顺利实现。

    《实施意见》在法院发展的整体目标定位上,增加了“智能化”的要求,上海知产法院下一步将重点打造推进“互联网+诉讼”,强化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运用,创新电子诉讼和智能辅助办案技术和机制,实现“一网通办”或者“最多跑一次”,以科技创新提升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效能,以审判智能化推动知识产权审判能力现代化。

    《实施意见》也少不了“国际化”亮点。上海知产法院将继续依托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障科技创新研究(上海)基地和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国际交流(上海)基地,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疑难问题、前沿问题研究,加强与国内国际知识产权组织、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设高水平知识产权智库,积极开展国际研讨、合作、交流活动,参与各种国际性平台对话。建院4年多来,已先后有40多批500余人次的国际组织、外国和港澳台地区的法院法官、律师协会、企业代表等到上海知产法院参观交流。同时,上海知产法院也应邀指派法官参加国际论坛、访问交流,为涉外知识产权培训班学员授课等,充分展示了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成就和良好形象。

    “上海知产法院将牢牢把握政治站位、功能站位和工作站位,勇于担当,不辱使命,瞄准国际一流标准,建设国际一流法院,努力当好新时代司法改革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院长陈亚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