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定禁区提升未成年人节目自净功能
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未成年人节目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通过明文禁止的方式划出了禁止渲染暴力、血腥、恐怖;禁止教唆犯罪或者传授犯罪方法;禁止肯定、赞许未成年人早恋;禁止表现吸烟、售烟和酗酒等16个禁区,该规定自4月30日起施行。
随着真人秀、明星育儿秀之类节目的兴起,涉未成年人节目近年来以较快速度发展。良莠不齐之下,一些未成年人节目中出现了炫富、成人化表演、低俗调侃等商业化、成人化和过度娱乐化的倾向,不及时加以规范,会对未成年人造成不良影响。作为广播电视管理的重点,广电总局曾多次发文对未成年人节目予以规范,但相对来说较为零散,不具体系性。此次发布的规定以专门性法规的方式,弥补了相关残缺,更加系统规范。
总体来说,该规定的主旨在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要素体现在相关条文中,集中体现在规定的第八条和第九条,一个是开宗明义阐述了国家支持、鼓励制作和传播的未成年人节目;另一个则是直接划定了16个禁区。同时,规定对未成年人个人及其近亲属的隐私权进行保护,对节目中涉及未成年人心理承受能力、情感接受、情绪反馈等方面也进行了更细致的规定。
作为配套,规定从管理制度方面还进行了不少创新,诸如建立未成年人网络专区,规定设立法定监护人同意制度、未成年人保护专员制度、休息提示制度、通知删除制度、公众监督举报制度等等,制度周全,值得肯定。
不仅如此,该规定并没有停留在电视节目层面,而是新增了对于网络视听节目服务机构的传播要求,将虽未构成本规定所称未成年人节目,但节目中含有未成年人形象、信息等内容也纳入了管理范围,这就让未成年人保护空间进一步扩大,形成了有效闭环,有利于提升未成年人节目自净功能。
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规定也具有延伸和借鉴意义。无论是在电影分级方面还是在电视剧分级方面,不管从适合未成年人观众角度方面来看,还是核心价值观的弘扬角度而言,无疑也需要我们在管理上朝更规范、更细腻、更人性化角度再多前行一步。
在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于家岭和双泉村,有几百口建于2000年的扶贫灌溉井,拥有这么多井,灌溉想必不成问题。但当地农民却愁容满面,因为这些井,从未打出水。(4月5日环球网)
@史俊逸:问责是必须的,但问题的解决绝不能止于问责。希望当地政府还是拿点真措施,把以往的承诺踏实兑现好,不管当时是谁的责任、谁的过错,新官也该处理好旧账,不能总消极应付、推诿扯皮,让群众为政府的不作为埋单,这样不仅不利于问题解决,还会伤及民心。
伴随着踏青赏花游人增多,一些不文明行为也随之发生。据了解,北京市属公园正在研究制定“游园黑名单”制度,今后将对多次劝阻无效、破坏文物等行为较为恶劣的游客,采取一定的游园限制措施。(4月7日《北京青年报》)
@维扬书生:文明旅游,从小处说体现的是公民个人素质,从大处说也关乎国家整体形象。要提高国人文明素质,既需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推行黑名单制度,更需要现场严格执法,让法律法规长出“牙齿”,只有这样才能营造文明、和谐、舒心的旅游环境。
会议太多,不仅消耗了党员干部的精力、时间,也浪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于是,有些地方出台规定,推出了“无会周”与“无会月”。(4月7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张闲语:在为基层减负过程中,在治理“文山会海”问题上,并不一定要搞所谓的“无会周”“无会月”,而是要因地制宜,不要一味跟风。有事就开会,无事就不要骚扰基层。
4月5日晚,云南省景洪市澜沧江边有人“放生”蛇的视频和图片在网络上传播,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针对此事,景洪市人民政府新闻办通过官方微信回应称,初步判断“放生”蛇为无毒幼蛇,之后将依据调查结果对当事人员依法进行处理。(4月6日中国新闻网)
@胡辉:“与其放生,不如多护生。”如果连人的安危都不顾念,还谈什么“善心”呢?如此无知无畏的放生,还是不要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