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TO改革的美国方案与中国立场”研讨会在京举办
本报讯(记者周頔) 近日,“WTO改革的美国方案与中国立场”研讨会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中国法学会一带一路法治研究基地共同举办。来自法学法律界的20余名专家出席会议,并就WTO改革中的美国方案与中国立场等问题展开讨论。
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卫东对“WTO改革的最新进展及美国方案”做引导发言。他介绍了WTO改革议题的新发展以及WTO改革的美国方案,包括美国在2019年贸易议程中提出的WTO改革四大应有议题及已取得的成果或采取的举措,并针对四个问题分析了对中国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杨国华从“美国贸易代表的个人立场”入手,通过介绍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的个人经历,探讨其对美国贸易政策的影响及对WTO当前危机的影响。
与会专家针对“发展中国家特殊与差别待遇问题”“非市场经济与非市场导向的问题”“争端解决机制问题”“通报义务问题”等展开了讨论。
与会专家对WTO改革的前景、国有企业的补贴规则、通报的内容与国有企业通报义务的合理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就发展中国家的身份认同问题,通报问题的重要性,通报义务的履行难度,美国方案中的政治、经济、法治现实等问题发表了见解。
杨国华在会议总结发言中指出,美国方案的“四个必须”是不能实现的。中国要加快启动加入CPTPP的谈判,相比于直接对美承诺,加入CPTPP更有利于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也有利于借此推动国内改革。CPTPP的加入谈判与WTO改革谈判之间也有互动和互补效应。WTO改革对于我国来说至关重要,要充分针对改革前景做好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