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滕州市构筑“六道防线”打造阳光安全校园

本报讯(□刘祥 郭宜合 许磊) “这一大片的小餐桌终于都搬走了,可不闹腾了。”这是发生在山东省滕州市东谷面粉厂宿舍区的一幕。东谷面粉厂宿舍区紧邻北关小学,两年内开设了36家小餐桌,大量学生在居民房内就餐,安全隐患大,居民怨声载道。山东省滕州市依托校园安全稳定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相关成员单位,部门联动,综合执法,解决了校园周边影响学生安全的突出问题,得到了广大家长和居民的赞扬。近年来,山东省滕州市积极探索校园及周边安全管理途径,积极破解工作难题,切实筑牢安全工作防线,确保全市校园及周边安全稳定。在枣庄市校园安全工作年度考核中,滕州市已连续多年蝉联第一名。

机制防线

找准校园安全管理定位

山东省滕州市始终把校园安全稳定工作摆到平安建设重中之重的位置。2010年成立了市学校幼儿园安全稳定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市长任组长,市综治、教育、公安、食药、工商、城管、卫计、供电等有关单位为成员,设立了市校园安全办公室,长年负责开展校园安全稳定各项日常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联席会议,研究分析影响校园安全稳定的突出问题,及时部署,协调解决,认真落实各项措施。市政府牵头每年至少组织召开一次全市校园安全稳定工作会议,各镇街镇长(主任)、分管镇长主任、综治办、教委办、派出所等五职责任人及市直有关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每半年召集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工商局、城管局、卫计局等相关部门召开一次校园安全工作推进会议,分析形势,研究措施,部署任务,推动工作落实。

思想防线

强化校园安全教育意识

根据年度安全工作计划,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和应急演练,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能力。聘请专业人员对校园安全管理、安保、食堂等从业人员,重点在防范意识、技能和应急处置等方面进行教育培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防护能力。去年,联合市公安、安监、食药、消防等部门开展了校园安全管理、保安、食堂等人员培训班4期,培训2620多人次。与市安监、市住建联合开展了“小手拉大手,安全进万家”安全知识及家庭燃气安全隐患自查竞赛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到市交警大队指挥中心进行交通安全体验,开展校车安全警示教育进校园和交通安全知识有奖竞答活动。扎实推进校园安全应急疏散演练常态化、规范化、实战化,严格按照《中小学幼儿园演练指南》的要求,坚持做到中小学每月一次、幼儿园每季度一次,提高了师生应急防范能力。

保障防线

加大校园安全防范投入

积极完善经费保障机制,明确规定筹资渠道,市镇两级财政优先拨付校园安全专项资金,全力保障校园安全防范工作。依托金盾保安公司成立了校园护卫大队,促进校园治安防范工作规范化发展。目前,全市配备专兼职安保人员1192人,配备率达到100%;已有50处学校配备了201名有资质保安公司的安保人员。升级改造并增配了高清摄像头和显示屏,建立了覆盖校园的视联网系统。目前,全市所有校园实现了重点部位监控全覆盖,116所枣庄市级平安和谐校园已完成了视联网系统“班班通”。

治理防线

严格校园安全督查整改

督导检查是加强和改进校园安全工作的有效手段。不断加大督导检查力度,确保校园安保措施落实到位,周边环境整治取得实效。在督导检查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上月查、次月访、查访通报、跟踪整改”的督导检查模式,形成了“自查、验收、通报、整改、回访”与“暗访、通报、整改、回访”两种督查方式,通过反复查、查反复,强力促进校园安全隐患整改,督促各级各部门解决了一大批久拖不决的老大难问题。根据季节特点,突出学校重点部位和重点设施,加大对校舍、围墙、楼道、护栏等安全检查。

管控防线

抓好校园安全部门联动

校园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系统工程,必须依靠各职能部门的协作配合。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制定下发了《滕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加强学校幼儿园及周边安全稳定工作的意见》,对各成员单位进行了明确分工,要求着眼长远、加强沟通、形成合力,做到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真正建立起党委政府统一指挥、部门组织协调、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运行机制。坚持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分析校园安全形势,查找存在问题,研究工作措施;每季度组织一次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整治行动,打击处理治安混乱问题;每半年开展一次校园安全大检查,做到了彻底清理安全隐患,整改存在的问题,确保了全市校园安全稳定。

责任防线

严肃校园安全问责机制

研究制定了《滕州市校园安全稳定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安全责任主体和责任人。对责任不落实、整治不到位、存有严重安全隐患的单位,对照《责任追究办法》进行严肃处理。该《办法》实施以来,对存在安全隐患较严重的镇街主要负责人等五职责任人共62人进行了全市通报,并对安全防范工作不力的部分学校校长、园长共39人进行了问责处罚,切实筑牢了全市校园安全的责任防线,有力维护了校园安全的持续稳定,打造了阳光安全的校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