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两会的政治担当与法治声音
“秦岭问题”“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反腐”“法治”等字眼成为陕西两会引人瞩目的字眼。重构政治生态、刷新吏治,让陕西焕发新机。
“全面彻底整治秦岭北麓西安境内违建别墅问题。”
1月27日上午,陕西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召开,“秦岭问题”十分罕见地被写入2019年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同时开诚布公说:“政府工作中还存在不扎实、不落实等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还比较突出。”
网友评论说,目前,陕西正处于全速突围阶段,“内陆港”效应初现。但天时地利,终在人和。刷新吏治,压实作风,重构政治生态,尤为关键。自2018年初陕西原副省长冯新柱落马以来,陕西掀起了新一轮反腐风暴,2名中管干部,至少14名省管干部,相继落马。
“反腐”“法治”等字眼,成为2018年陕西政府工作绕不过去的“坎”。就在省长刘国中向陕西省人大代表回顾2018年工作、展望2019年要求及预期目标的前一天,陕西省政协主席韩勇在政协陕西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工作报告中,也提到了“秦岭问题”。
“秦岭问题”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秦岭问题’是绕不过去的。”民盟陕西省委法制委员会主任、西安市政协社会法制和民族宗教委员会委员林显春说,他以“全方位保护秦岭北麓”为主题提交的提案,被选为“西安两会”大会发言稿,并以此为蓝本通过民盟陕西省委相关委员提交给了陕西两会。
林显春在这份提案中写道:“大秦岭矗立在我国版图的中央地带,地域涉及我国六省一市……陕西秦岭就位于大秦岭的核心区‘最美、最宜居的关中湾段’,处于人类现代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冲突中最为突出和危险的地段。”他建议,在秦岭地区推行“林长制”。
“违规建筑不能拆了就完事,要加快各违建拆除点的造林绿化工作。”陕西省政协常委、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室主任陈怡平说,要确保秦岭生态环境得到及时修复。虽然大自然具有自然修复功能,但自然恢复很难,建议人工栽种一些土著苗木、草本植物等。
针对秦岭保护问题,刘国中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陕西依法依规做好撤销立项、违建拆除、资金追缴、土地收回、覆土复绿等工作,拆除违建别墅1185栋,没收9栋,回收国有土地4557亩,退还集体土地3257亩,复绿2646亩,并强调举一反三督促开展全面整治。
刘国中说,陕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秦岭保护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自觉从中接受教育警醒、汲取深刻教训,正在认真开展‘讲政治、敢担当、改作风’专题教育。”2019年,陕西要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做到“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干部为人民服务”。
1月27日下午,刘国中在参加铜川、西安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要深刻汲取秦岭北麓西安境内违建别墅教训,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激发干事创业精气神,确保把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陕西省委工作安排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同日,《陕西日报》在陕西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2018年亮点工作回眸中也提到,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扎实开展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执法检查,组织检查组深入相关区市进行明察暗访,顺利完成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立法后评估工作。目前,其修订工作正在进行。
韩勇在总结陕西省政协过去一年工作时也谈到,陕西省政协曾精心组织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重点就建立秦岭长效保护机制等协商建言。其中,编报的关于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加强大秦岭生态保护的建议、关于大秦岭水资源保护的建议等被中央办公厅采纳。
林显春建议,修订完善《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指导相关地市完善《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规定秦岭的生态红线,建立健全省、市、县配套政策和制度措施,对秦岭地区动植物进行多样性调查,对秦岭范围内产生的垃圾、污水、粪便等进行无害化处理。
“对60%以上行政区划在秦岭的市、县、镇不再考核GDP。”林显春认为,要对秦岭范围内的地区考核绿色GDP,并持续加大对该地区的财政投入,努力争取对上述地区的专项生态补偿,以此次秦岭生态环境修复为契机,把秦岭地区建设成为陕西绿色发展的示范区。
曾参与陕西华阴全市高标准推进秦岭北麓专项治理工作的陕西省人大代表、华阴市市长李新功建议,多部门联动,持续抓好秦岭北麓生态恢复,依托乡村振兴战略,加快“三产”融合,并将旅游业纳入经济发展规划,发挥其在旅游中得天独厚的优势与带动作用。
林显春说,引领、规范、促进、保障秦岭北麓的生态文明建设,也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谋划绿色发展。要强化区、县、镇一把手组织领导责任,落实刚性管控,严格督查考核,完全建成市、县、镇、村四级数字化网格管理,并向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双轮驱动模式转变。
陕西反腐“新词频现”
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加快、土地财政的崛起以及政策机遇的密集倾斜,陕西依靠独特的文旅资源,得天独厚的石油、煤炭等能源,已然成为内陆省份里的“香饽饽”。但治吏不慎,则可能沦为“腐败洼地”。原西安市委书记魏民洲的落马,牵涉之广,全国瞩目。
2019年陕西两会开幕近两个月前,2017年已落马的魏民洲,经湖南郴州中院一审认定犯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法庭认定,魏21年间单独或通过其亲属收受他人财物共计人民币1亿余元。魏当庭表示认罪悔罪,不上诉。
魏民洲案宣判当天,《法制晚报》等媒体报道称,魏民洲曾公开表示要“全面开发秦岭北麓”。牵涉魏民洲案被处理的,至少已达67人。其中,由魏民洲案线索直接“带下马”的有西咸新区党工委委员,泾河新城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益民;原西安市政协副主席赵红专等。
而据2019年1月22日西安市纪委监委公布的消息,其突出政治监督,已梳理涉及魏民洲等人问题线索85件、处理99人,严肃查处7名市管领导干部。纵观近年被查处的陕西官员,或涉足能源矿产等领域,或政商关系处理不妥,或选人用人失察,或“作风不实”。
有评论说,“严厉新词频现”是这一轮陕西反腐的重要特点,比如在冯新柱案件中要求“以案促改”,在魏民洲案中要求“肃清流毒”。刘国中在2019年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说,陕西举一反三督促全面整治,已“实现了政治上查清、整治上彻底、长远上规范的目标”。
在2019年重点工作中,刘国中明确表示,要“实施好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案……巩固整治成果,用好长效机制”;要“坚决同一切违反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言行作斗争”“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瘴痼疾”;要“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用制度管住权力”。
从魏民洲落马,到钱引安被调查,再到原西安市长上官吉庆被降职,陕西反腐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胜利。“坚决同一切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诚如刘国中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述,2018年陕西的“惩贪肃吏”工作不断深入,同时也正在开创诸如“三项机制”等选人用人新机制,不断引水、松土,逐渐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追赶超越。
“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成重点
陕西省两会上,该省政协委员、陕西中兴经济发展促进会会长梁刚建议,完善公安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建立全方位的内外部监督机制,建立特邀监督员制度、执法办案回告制度、案件回访制度和领导公开接访制度,以及严格执行执法过错追究制度。同时,加大对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力度。
陕西省政协委员、陕西省气象台预报员侯建忠表示,近年来,乘客和公交司机发生口角、肢体冲突,甚至抢夺方向盘等事件时有发生。他建议,陕西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乘客在车辆驾驶过程中抢夺司机方向盘等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予以重惩,并完善公交车车内设施。
“企业可以在驾驶员与乘客之间设置隔挡,将驾驶员与乘客相隔离。”侯建忠认为,出台相关法律规定,对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进行处罚,一旦发生此类事件,司法机关可以依法对涉案人员进行快速立案,提起公诉。“用法律提高犯罪者的成本,利于遏制类似事件发生”。
陕西省政协委员、陕西洪振律师事务所主任王洪建议,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当下,应该发挥律师为企业经营发展把握方向的作用,引导扶持法律服务机构认真研究陕西民营企业类型、特点,鼓励法律服务机构为初创型企业提供专项服务。同时,畅通律师建言献策渠道。
在谈及2019年重点工作时,刘国中还强调,要严打黑恶势力及其背后的“关系网”“保护伞”,要“严格遵守宪法法律,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把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真正做到“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干部为人民服务”。
陕西省委党校教授王彦军解读说,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陕西将“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是要求全省各级政府必须依法设定权力、行使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依法发展经济,实现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
与此同时,今年陕西两会重构政治生态与刷新吏治动作频频,发现与培育“狮子型”干部同样令人瞩目,如工学博士李明远新任西安代市长,宝鸡市委书记徐启方进省政府党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