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维护民警执法权威办法出台

对警察依法履职免责作出规定

 

  日前,记者从北京市公安局获悉,2018年,北京警方办理侵犯民警执法权威案件1186起,共依法处理侵犯民警执法权威行为人1514人。继公安部制定出台《公安机关维护民警执法权威工作规定》后,《北京市公安局维护民警执法权威工作实施办法》将于21日正式实施。

去年处理侵犯民警执法权威行为人1514

  首都公安民警常年奋战在执法执勤一线岗位,特别是基层派出所民警直接承担110警情处置、巡逻盘查、维护秩序等执法执勤工作,不畏艰难险阻、不惧流血牺牲,但个别人员对民警执法行为不理解、不认可,采取侮辱谩骂等方式妨害执法,甚至采取推搡拖拽、撕咬殴打等暴力手段阻碍执行职务时有发生。

  北京市公安局督察总队副总队长、市局维权办副主任任小飞向记者介绍,2018年,北京市公安局有1662名民警、79名警辅人员在依法履行职务过程中受到不法侵犯,警方依法办理侵犯民警执法权威案件1186起,处理侵犯民警执法权威行为人1514名。

  “仅2018年,发生侵犯交通民警执法权威案件160起,有183名民警及交通协管人员在依法履行职务过程中受到不法侵犯。”他说。

      

对民警依法履职免责

作出规定

 

  《实施办法》,共分为六章四十条,从组织及职责分工、维权范围及管辖、依法履职免责、维权保障措施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

  任小飞表示,当前维护民警执法权威的法律依据主要是《人民警察法》《公安机关督察条例》中的相关条款,机制流程主要依据2009年公安部印发的《公安机关保障民警依法履行职务工作规范》和2006年制定的《北京市公安局维护民警执法权益工作规定》,随着首都治安形势的发展变化,以往的一些规定内容不适应公安工作实际需求,更需要一部基础性的维权工作规范,建立一整套维权工作体系。

  该《实施办法》明确了应当开展维护民警执法权威工作的11类具体情形,重点包括民警在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过程中或者因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遇到暴力袭击,被车辆拖拽、剐蹭,受到侮辱、谩骂,或者遭受恶意投诉等。特别是,明确将网络上发生的侮辱诽谤、不实炒作等侵犯民警执法权威案(事)件纳入受理范围,并对可能出现的管辖争议,以及具体启动程序、工作标准作出了规定。

  《实施办法》对民警依法履职免责作出了具体规定,明确了民警执法过错责任的认定主体,细化了执法过错争议处理复核程序,以及做出减责免责认定意见后对民警的保护与支持,明确要求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对民警作出处分、处理。

  如果民警对因履行职责、行使职权而被追究责任有异议,可以由民警本人、民警近亲属或其所在单位向市局维权办提请复核,市局维权办开展调查核实,提交市局维权委进行审议。

  《实施办法》提出构建完善的维护民警执法权威工作体系,健全完善维护民警执法权威分级启动、抚助慰问、紧急就医、心理干预、维权正名、新闻发布、联动会商、法律援助、网上维权、工作例会、执法培训以及责任追究等14项配套性、保障性机制。

  同时,扩大维护民警执法权威工作的保护范畴。《实施办法》规定,民警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受法律保护,民警及其近亲属的人身财产安全不因民警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行为受到威胁、侵犯,民警及其近亲属的人格尊严不因民警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行为受到侮辱、贬损,重点是将民警的近亲属一并纳入保护范围,解除民警的后顾之忧。同时,办法还将外省市公安机关来支援工作的民警、公安院校派遣来配合执行警务活动的学员,以及警务辅助人员在协助民警依法履责过程中受到不法侵犯的,全部纳入维护民警执法权威的工作范畴。

  另外,建立民警依法履职免责补偿专项资金。《实施办法》规定,对于因民警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民警个人不承担法律责任,经民警所属单位维权委批准,由专项资金给予补偿。

 

对执法受侵害民警心理

干预常态化

 

  据了解,《实施办法》进一步优化了“维权委”和“维权办”的成员组成,并对相关部门主要职责、任务分工、协作配合作出了要求。此外还明确提出了建立维护民警执法权威分级启动、抚助慰问、紧急就医、心理干预、维权正名、联动会商、法律援助、网上维权和责任追究等配套性和保障性机制,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维护民警执法权威工作体系。

  据介绍,维权正名分级办理制度已是北京市公安局运行较为成熟的制度。根据该项制度,对于民警因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而受到不实投诉、诬告诽谤和恶意炒作的,以及被错误审查调查、追究责任后,相关部门予以纠正后,民警所属单位将会通过公开的形式,向民警发放《维权正名通知书》,在一定范围内澄清事实,消除影响。

  此外,针对近年来交通民警在执法过程中被侵犯的情况愈发突出的情况,在交通民警执法被侵犯联动维权机制中,《实施办法》专门做出了规定,要求属地办案单位与交管部门加强联动配合,及时妥善做好现场处置,依法惩处违法犯罪人员。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北京市公安局组织100名执法受侵害民警举办了两期集中培训,主要是针对执法受侵害民警,采取邀请心理健康咨询专家以及知名律师、实战教官,围绕执法受侵害民警的心理特点、执法难点进行授课培训,帮助执法受侵害民警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实战处置技能。目前,警方正在抓紧推进心理干预中心建设,将常态化开展对执法受侵害民警的心理干预。

  北京市公安局督察总队维权大队大队长董国源向记者表示,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时代,维护民警执法权威需要全警努力,更需要社会理解和全民支持,希望每一位市民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形成人人遵法守法,自觉配合执法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