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版文章标题:
“无路可走”的戈英屯人
“无路可走”的戈英屯人
在中国版图上,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立村戈英屯,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民小组,这里生活着25户共计百余口瑶族村民,因其地处群山之间,所以多年来公路无法修到这里。
没有路的村民,日常生产、生活物资全靠人背,而且还要经过险峻的山路。戈英屯的队长说,要想脱贫,唯一的办法就是修路。
为了生计,很多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平时屯里以留守老人和儿童为主。对他们来说,最痛苦的是出山买卖物资,以及孩子上学。
戈英屯队长告诉记者,在山外读小学的屯里的孩子,分散在当地的八好小学与三洞小学。在八好小学的孩子,回家虽也要走很长的山路,但相对安全,最危险的是从三洞小学到戈英屯的路途。在三洞小学读书的几个孩子,要想回到戈英屯家中,先要步行数公里柏油路,然后再经过单程2.56公里山路。
单程2.56公里山路,听起来并不吃力,但它盘旋在两座数百米的大山之间。这段本没有的路,是居民长年累月踩出来的,除山体陡峭、布满荆棘外,如果遇到雨水天气,每一步都面临生命危险。其中,一处接近90度的悬崖,由于实在无法行走,屯里人就用藤条和枝干架起一座3米来高的木梯,无论是扛物资的成年人,还是背书包的孩子,只能靠它爬上爬下。
据弄立村原第一书记黄旭介绍,按照规定,在当地修1公里公路的预算为38万元,但群山之间特殊的地势,导致这些资金根本无法完成。黄旭说,他们多次动员戈英屯村民搬出大山,但这些村民有守旧观念,一直不想搬出去。
戈英屯村民表示,不是他们不想搬,但往哪里搬?怎么搬?搬迁后的生计呢?这些都是需要提前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