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心书记”的扶贫之路

“三心书记”的扶贫之路

——记河南省正阳县永兴镇吴相村驻村第一书记柏豪

        

  柏豪是正阳县实验中学一位年轻的80后”优秀教师,2017年因扶贫工作需要,组织选派他到河南正阳县永兴镇吴相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后,他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认真履职尽责,以“抓党建、促脱贫”为统领,以“减少贫困、缩小差距、增加收入、构建和谐”为目标,在全面摸排、掌握村情的基础上,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指导村庄经济发展、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入手,凭借他的“热心、爱心和真心”,真扶贫、扶真贫,在群众心中树起了一座扶贫丰碑,被誉为“三心书记”。

    

热心:踏实干好扶贫工作

  今年30岁的柏豪,从学校讲台走上扶贫岗位,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工作环境,其难度可想而知。吴相村是一个贫困村,辖19个村民组,总人口608235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21320人,该村位置偏远、经济发展薄弱,扶贫任务相当艰巨。为尽快摸清底子、进入角色,柏豪一头扎进群众中,进田间、入农户,听民情、解民忧,话扶贫、谈发展,1个多月下来,光工作笔记就记录了两大本。很快,他不仅熟练掌握了各项扶贫政策,而且对全村人口、社会、经济发展及贫困户情况也很熟悉。“那段时间,白天下去走访调查,夜晚学习扶贫政策,真是拼了。”柏豪回忆说。

  在调查研究、商讨论证的基础上,吴相村党建工作规划、村脱贫计划、贫困户脱贫计划等相继出炉,各项扶贫措施也循序推进。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柏豪和村“两委”一班人把精准扶贫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以党建促扶贫为统领,严格贫困户识别、进入、退出等程序,切实规范村档、户档资料;以“支部+党员+贫困户”“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等多种模式带动贫困户,把医疗、卫生、教育、金融、电力、社会保障等各项扶贫政策落到实处;截至2018年底,全村精准脱贫110295人,目前贫困发生率为1.06%,脱贫效果明显。

  “别看柏书记年轻,干工作很热心,全村的沟沟坎坎他都跑遍了,贫困户的锅底门子朝哪儿开柏书记门儿清,贫困户有事没事总爱找他说说。柏书记对电脑很精通,俺村的各项档卡资料都是他弄的,从来没说一声苦叫一声累。”该村党支部书记吴志文说。在柏豪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该村的党建工作在全县“五面红旗”村评选中连续两次夺得“党建红旗村”桂冠,在历次的市、县扶贫工作调研、检查中多次取得好成绩。

爱心:为贫困户排忧解难

  “柏书记很关心贫困户的疾苦,也很有爱心,看到谁家困难了他就尽力帮助。”该村妇女主任王宪珍说,他在走访时了解到贫困户魏树林家中特别困难,尤其是看到其身患残疾的儿子魏奎在厨屋柴垛休息时,心里很不是滋味,第二天自掏腰包拿出500元买了3床被子给他送去,并联系本单位领导前来看望慰问,给他们送去米、面、油等慰问品。“柏书记真是个好书记,经常上门看望俺,给俺送米、送面,鼓励俺自强、自立,发家致富。”魏树林感激地说。

  该村文书吴志军说:“柏书记来了以后,先后走访慰问贫困户100多户,为他们送米、面、油等食品价值2万多元,为特困贫困户募捐3万多元。”

    

真心: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柏书记没少给吴相村群众办好事。”永兴镇武装部长、包村领导胡伟说,2017年柏豪利用第一书记帮扶资金9万元,为吴东至刘祠堂主干路安装路灯36盏;争取扶贫资金151万元,建成300千瓦光伏发电站一座,年净收益约23.28万元,60户贫困户每户年增收3000元;争取扶贫资金70多万元,对村部南侧集中危改区建设“安置房”24座,安置贫困户2245人,硬化道路200多米。

    村主任王纪海介绍说,柏豪还结合危房清零和六改一增等,帮36户贫困户改造危房,为68户改水改电;为91108人困难群众申办了农村低保、特困人员救助、残疾人补贴等;为73户县内外务工贫困户申请务工奖补,为81人安排了公益岗位。

    为提高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和农业生产技能、经营管理水平,尽早实现脱贫致富,柏豪还邀请县“雨露计划”农村实用技术讲师团,连续举办五期培训班,去年又推广花生起垄技术,全村种植优质花生6000余亩,每户收入平均增长1300余元。

    “如今,吴相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村容村貌变美了,下一步准备以‘四美庭院’创建为载体,争取把群众的家园打造得更美!”柏豪信心满满。

    有付出就有回报。2018年以来,柏豪先后被永兴镇党委、政府授予“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称号,被正阳县教体局授予“优秀共产党员”“2018年正阳县最美教师”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