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深圳实践(上)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我国社会治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直接决定着社会治理的整体效果,关系到党和国家政策目标的实现,影响着国家治理的整体水平。

  实践充分证明,“枫桥经验”是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社会治理方案,是新时代政法综治战线必须坚持、发扬的“金字招牌”。

  改革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和灵魂,改革精神在当前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中国改革开放走过40年的光辉历程,深圳市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和前沿阵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和宝贵经验。今年以来,深圳市广大市民群众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充分落实“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方面进行深入而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演绎出现代化都市版的新时代“枫桥经验”。

  近日,记者连续走访了深圳市多个基层治理单元,亲身感受城市版“枫桥经验”迸发出的生机和活力。本报拟分两个系列进行报道,全面扫描深圳版“枫桥经验”的丰硕成果。

 


 

  “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这是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上世纪60年代创造的“枫桥经验”。55年的岁月沧桑,这一发端于乡村的治理经验,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枫桥经验”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为了群众,依靠群众”这一初心始终不改,各地政法系统纷纷用行动为它添上了生动的注解。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深圳特区经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法治在另外一条轨道上同步前进,逐步探索出了一套适用于城市治理的“枫桥经验”。值得一提的是,在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55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15周年大会上,《龙岗区构建坂田模式社会治理体系》《南山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福田模式运用大数据创新社会治理》《龙华区以“产业工人参与型治理模式创建”探索打破社会壁垒》四篇深圳版的“枫桥经验”“榜上有名”,被收录大会交流材料中。纪念推广大会刚刚结束,1121日,深圳市委政法委在福田区召开全市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现场会,紧锣密鼓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进创新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经验、典型和做法。面对转型期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深圳市正以崭新的姿态传承和发扬“枫桥经验”,一个全面开花、出新出彩的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圳样板呼之欲出……

 

党组织是基层治理的“领头雁”

 

  党建引领,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政治灵魂。

  采访中,深圳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梁增昌告诉记者,深圳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建设中,始终以党建统领,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落实到坪山的各项工作中。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以预防为基点、以善治为目标、以科技为支撑,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着力开展政法工作、平安建设、法治建设综合示范市建设。

  党组织将服务管理触角延伸到社会治理末梢,记者在深圳市看到不少成功的范例,红色家园便是其中之一。“这是专门为建筑工人服务的党群服务中心。”这是记者造访位于光明区玉塘街道长圳社区正大城建筑工地的筑梦·红色家园时,该中心主任罗志宏说的第一句话。罗志宏告诉记者,这个全省首个建在建筑工地上的党群服务中心,自20186月启动以来,已经累计服务工友11296人次,服务时长近700小时。

  红色家园以“基层党建+基层治理”为中心,成立了党支部,由社区选派优秀党员担任红色家园党支部书记,在运营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核心作用。

  “从来没有享受过这种服务,感觉党就在我们身边。”下班了以后,来到这里喝茶聊天看电影,在轻松的氛围中褪去了一天的疲惫,阿林由衷地感慨。没有钢筋水泥混凝土,红色家园由23个集装箱搭建而成。党建书吧、红色印象馆、蓝色筑梦厅、红色加油站、亲子乐园、生活助力站等功能室一应俱全。此外,红色家园对接了庞大的社会服务资源,为工友们“量身定制”了文体休闲娱乐、医疗健康、法律援助、心理咨询、兴趣拓展等30种服务项目。值得一提的是,在党的组织引领下,工地上的1000多名工友不仅是红色家园的“受益者”,也积极踊跃参与到社工服务中去。目前,工友们组织成立了红色家园义工队,积极为活动献计献策,主人翁精神得到彰显。有一位工友曾说道:“我们建的不是高楼大厦,而是梦想。”在党建的引领下,每一位来深的建设者,都是筑梦者。

  作为项目承建方,中建四局光明勤诚达项目部党支部书记贾永俊告诉记者,工友们在这里找到了组织,满足感、幸福感有了很大的提升。工人与管理层借助红色家园平台,加强沟通交流,增进了解,有助于减少劳资纠纷,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中心设立以来,驻地建筑工地实现劳资纠纷零发生、治安事件零发生、上访事件零发生。

  基层组织的服务管理触角延伸到社会治理的每一个末梢,党员发挥的先锋模范作用不可小觑。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作为社区领头人的书记们也被形象地称为“小巷总理”,他们时常需要走街串巷,用脚丈量社区,大事小事急难事,样样都管。对龙华区观澜街道的“小巷总理”来说,最重要的抓手是社区党建网格化。据介绍,社区党建网格化工作最大限度的整合了党建资源,实施点对点、面对面的全方位跟踪服务,使每一寸土地都有人管,每一个呼声都有人倾听,每一项任务都有人落实,实现党建工作引领基层治理的目标。

  “您好,之前网格员反映,包括你在内的15户租户提出了房东涨房租的问题,我们现在是过来了解一下。”116日,根据网格员巡查反馈的信息,新澜社区党员网格员钟紫君敲开了其中一户租户的房门,与对方说明了来意。“对啊!想不过你们这么快就过来了。”租户像看到救星一样,把钟紫君一行迎进了门。两天后,新澜社区大布巷召开居民议事会,新澜社区党委委员、大布巷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专职人员、社工、网格员等成员参加了会议。经过两个多小时调解,最终房东愿意调低租金涨幅,租客也愿意接受涨幅程度,问题得以妥善解决。

  “过去,居民对居民议事会的参与积极性并不高。”新澜社区党委组织委员何向丹介绍道,自从实施了党建网格化,对民情民意掌握得更加精准,解决问题的效率大大提升,居民认可度越来越高。“我们依托党建网格化,不仅可以精准掌握居民的诉求,还可以针对性地设计特色项目,将社区服务做精做细。”记者了解到,新澜社区的“亲子厨房育儿计划”、广培社区的“晚美不倒翁”老人防跌项目、国际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中外文化体验营”,正是党建网格化推动而成的民生项目。

 

一切“为了群众、依靠群众”

 

  “枫桥经验”一路走来,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是其永恒的生命线,也是其创新发展的基本点。

  目前,深圳市正在修订《物业管理条例》的立法建议:建立健全政法综治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物业分级管理+奖惩制度”的一整套物业公司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运作机制,积极推动物业服务企业认真履行法定主体责任和物业合同约定责任。同时,通过强化公众参与和监督考核,有力提升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建立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市场有偿服务、居民自我服务、志愿公益服务相结合的物业服务企业参与社会治理机制。

  上述修法建议的由来,要从20167月,罗湖区在全市率先开展的一场“创新物业管理专项行动”说起。

  罗湖作为深圳最早的建成区,面积仅有34.74平方公里,建筑物数量23367栋、住宅建筑面积3764万平方米、实际管理人口160万。在这个狭小的空间地带里,建筑物和人口高度密集,加上早期规划缺失、配套设施不足,在物业管理领域最先遇到一些问题,也对基层社会治理提出了新要求。

  为此,罗湖区敢于破题、先行先试,以“创新物业管理”为切入点,通过督导、通报、排名、奖惩等环节促使物业公司履行主体责任,积极参与治安防范,推动基层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经过两年时间的实践,罗湖区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基层治理工作已在治安防范、消防管理、人口管理、群防群治、社区治理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

  物业服务好不好,住户说了算。位于深圳市罗湖区罗沙路南侧的名骏豪庭,是该区最早落实创新物业管理的小区。现年74岁的林老伯已经在小区住了十几年。作为老住户,他见证着小区物业管理水平有了质的提升。“出入口不仅有视频门禁,还有保安人员24小时值班守护。有一次,小区停水停电,保安员帮我把水提上了十几楼。”林老伯感慨道,如今小区环境好了,活动多了,保安员的责任感更强了。“让我搬,我都不想搬咯!”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罗湖区委区政府以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物业小区为平台,着力构建基层党建、公共服务、融合共治“三大体系”,加快形成党建引领、多元参与、协同治理的基层治理新局面。值得一提的是,罗湖区一方面按照《罗湖区物业服务采购项目清单》,向具备承接条件的物业服务企业购买服务,以社会力量承接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方式,减少行政成本,增强小区自我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全面整合政府在基层的各类服务内容、服务阵地、服务社群,在物业小区实现对居民的免费代办、居家养老、医疗保健、文体娱乐、学龄儿童放学托管、法律咨询、义诊、义卖、扶贫帮扶等各类公共服务。

  为推广罗湖区推动物业公司参与基层治理的成功经验,今年831日,深圳市委政法委组织召开全市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罗湖现场会,印发《市委政法委关于鼓励和引导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方案》。目前,全市已全面推开这一工作,市委政法委利用深圳市物业管理条例修订的契机,将这一工作成果通过立法固化,使引导鼓励物业企业参与基层治理成为政府相关部门法定职责。

  龙华区目前有户籍人口30余万人,实际管理人口312万人。拥有华为、富士康、锦绣等大型产业园区,产业工人占比近辖区实际管理人口的一半。针对龙华区产业工人群体聚集度高、社会融合度低、社会治理问题频发等问题,2017年,龙华区策划实施了“产业工人参与型治理模式创建”重点改革项目,推动将产业工人从“社会治理对象”转变为“社会建设参与者”。

  其中,龙华街道在支柱产业园区青工“自治共享型社区”等治理项目中建立了清湖社区“租客自治会”,引导青年产业工人租客制定社区自治公约和安全居住公约。在社会组织力量支持下,以龙华街道富康社区、民治街道丰润社区为代表的一批龙华产业工人自主参与社区与园区治理的典型案例先后崭露,富康社区培育青工自治社团8个,有社员230多人,开展社团活动40余场次,服务群众1万余人次。在龙华街道富康社区、福城街道大水坑社区等试点成立了租客联谊会、和事佬调解会等自治组织。实施以来,凭借自治组织成员多是本社区租客的地缘优势,成功协调解决了多起租客与租客之间、租客与房东之间的矛盾纠纷问题,及时调处防止矛盾恶化,在和谐社区构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枫桥经验”的诞生来源于诸暨枫桥镇乡村治理的智慧结晶。从农村到城市,“枫桥经验”的创新发展依然离不开“发动和依靠群众”的法宝。宝安区西乡街道“说事评理”机制创设于2009年,主要针对重大、疑难纠纷,在争议双方自愿的基础上,组织市民评理团,由具有法律职业资格的街道调委会首席评理员主调,纠纷双方“说事”,市民评理团“评理”。最终,首席评理员根据事实、法律规定、评理结果制定纠纷解决方案,引导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据统计,自2009年至今,“说事评理”共调解矛盾纠纷487宗,成功调解460宗,调解成功率为94%

 

“三治融合”构建基层社会善治新体系

 

  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源于基层实践,是“枫桥经验”创新发展的重大成果。近年来,深圳市坚持以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先导,加强智能化建设,优化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如何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切实有效地提升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围绕这一时代命题,盐田区交出了“平安易站”这份答卷。

  据介绍,平安易站改革总体思路是党委政府统领、职能部门协同、社区公众参与,以强化法治保障、社区自治、德治相济为原则,实行2+3+3+3”治理改革(两级平安易站、三支治理队伍、三个支撑系统、三项保障机制),构建以基层社区为平台载体,以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为路径,法治自治德治互融共通的社区治理体系。

  盐田区以海山街道为试点,将该街道原先的社区综治服务室升级为二级平安易站,向上打通了与一级平安易站(中心警务室)沟通联系渠道。而在原有的矛盾纠纷调解、社会面治安防控以及人屋管理等方面,二级平安易站增加了便民服务功能,以社区在自治的形式提高便民服务效率。

  “自从设立了平安易站,入室盗窃基本绝迹了。”说话的是海山街道鹏湾社区的治保主任邹茂华。他告诉记者,社区治安状况的好转,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一群由退休老大爷、老大妈组成的义务巡逻队的加入。

  秦姨是退休人员,也是鹏湾一村平安易站义务巡逻队的队长。平时,除了接送孙子上学、放学,领着队员在小区里巡逻是她日常主要的“工作”,一旦发现不对劲,就会及时上报,化解了许多治安隐患和不稳定因素。今年年初,她在巡逻时,发现一批住在小区里的建筑工人聚集,但不像是去工地作业。看到这种情况,秦姨暗道不妙,她走上前去,跟他们搭起话来。原来,因为拿不到工资,十几名建筑工人正准备一起去工地拉横幅讨薪。秦姨一边安抚工人们的情绪,一边把情况上报给一级平安易站。最终,经过劳动部门的及时介入,工人们领到了血汗钱,成功化解了一场群体性纠纷。翻开放在二级平安易站的义务巡逻队工作台账,记者发现,及时发现住户煤气泄漏、树木倒地阻碍路人行走等类似的事情并不少,借助平安易站,退休的老大爷、老大妈发挥余热,助力社区自治。

  在二级平安易站,不仅有义务巡逻队,还有专业调解员。今年年中,鹏湾一村小区一住户因为房屋漏水,屡次与楼上住户沟通未果,矛盾持续升级,该住户还准备拿菜刀武力解决问题。平安易站在了解情况后,及时对该住户进行了疏导安慰,并上报社区调委会。经过对双方住户的耐心调解,这对住楼上楼下的老街坊握手言和。

  据介绍,海山街道自6月份试点平安易站以来,一级易站不再分头指挥、分散作战,“块合力”明显提升。二级易站自治力量从治理触角向支撑点转型,自治效能明显提升。6-9月份,海山街道110刑事警情仅21宗,同比下降30%,八类案件、两抢和入室盗窃实现“零发案”;没有发生较大以上群体性事件,没有发生“民转刑”案件,实现了小事不出二级易站,大事不出一级易站。

  在大鹏新区,沐浴在温润的海风中,记者看到了“三治融合”的民宿行业治理的成功样本。自大鹏新区成立以来,得益于海滨优势,民宿在这里得到迅猛发展。目前,大鹏新区的民宿超过1200多家。供需两旺的市场给大鹏新区集体经济和居民家庭带来丰厚效益的同时,野蛮生长的民宿将会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然而,如果严格按照旅馆业的标准管理,必将把供需双赢的民宿市场赶进一条死胡同。

  为此,大鹏新区在梳理研究现行法律法规、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在全省率先出台《民宿管理暂行办法(试行)》,首创“社区自治、行业自律、部门监管、属地统筹、安全经营”的管理理念,使两难困局迎刃而解。作为民宿行业的主导者,大鹏新区民宿协会制定了民宿行业服务规范、自律公约、负面清单,成立民宿协会讲师团、自律和惩戒委员会、民宿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等,以守法遵章为准绳、社会道德为基础、民宿自律为重点,通过“政府指导和推动,行业协会加强自律,企业履行主体责任,社会各界参与并监督”的民宿行业社会建设体系,创新打造大鹏特色民宿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