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学家“走出去”:摸实情,解难题
从高科技企业到海港,从基层管理到家务小事。今年以来,中国法学会组织的法学家下基层活动涉及了一线法律实践工作问题的方方面面,在解答一线困惑之时,也在不断地修正自身的不足。
“这次参观、调研和座谈,虽然时间有限,但安排得非常紧凑,内容非常丰富,收获非常大,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今年5月8日,在调研腾讯公司的活动中,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张苏军在参与有关座谈与现场参观之后这样说。
可以说,这是中国法学会领导对今年已经开展了6期“法学家下基层”活动的一个整体评价。
实际上,今年以来,从高科技企业到海港,从基层管理到家务小事,中国法学会组织的“法学家下基层”活动涉及了一线法律实践工作问题的方方面面,在解答一线困惑之时也在不断修正自身的不足。
摸实情,找问题更实际
5月8日,中国法学会组织法学专家学者赴深圳腾讯公司总部开展2018年第2期“法学家下基层”专题法治调研。调研组由张苏军副会长带队,来自中国法学会所属研究会的专家学者等20余人参加了调研活动。
在调研腾讯公司的活动中,几位腾讯公司负责人就公司发展和法务管理、互联网+法律业务探索、人工智能发展及相关法律问题做了分享。在研讨会上,调研组的专家学者们纷纷就自己关心或者存在疑惑的问题向腾讯公司负责人提问或者发表个人见解。
腾讯公司产业政策部总经理肖黎明建议中国法学会尽快成立企业法务研究会,并表示,现在国内很多企业都有企业法律顾问和企业法务团队,迫切需要一个专门的社会组织团结服务广大企业法务人员,加强专门队伍包括“一带一路”企业法务人才建设,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和法治建设。
会议气氛热烈,大家意犹未尽,原定一个半小时的调研座谈延长到了两个多小时。“确实让我们耳目一新,受益匪浅。”参加这次活动的法学专家学者代表说。
对此,张苏军表示,腾讯公司负责人今天给大家作了很好的介绍,这是法学界与企业法务界、科技界很好的交流。互联网是发展最迅速的行业,改变了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方式,同时也面临着大量的法律问题,可以说现有法律滞后于互联网发展。“今后,中国法学会将组织更多的法学专家学者深入基层,在法学研究、法律服务、法学教学等方面能跟上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浪潮。”
张苏军说:“今天调研组里面就有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充分体现了协同研究的精神。”他认为,网络法学属于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对互联网的研究,需要民法、刑法、知识产权法等学科协同研究,需要科技工作者和法学工作者跨界协作。
目前,对于法律研究来说,人工智能的作用发挥还不够,下一步要加强。将来中国法学会组织的各种征文评审、杰出青年法学家评选、优秀法学成果评选等工作都可以借助人工智能。甚至,未来一些法律工作比如合宪性合法性审查也可以发挥人工智能的作用。对此我们要做探索性实践、前瞻性研究。
张苏军还希望,腾讯公司能与中国法学会开展深入的合作。“中国法学会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但目前信息化工作在法学会系统还是一个短板。”
记者获悉,此前,中国法学会与腾讯公司已经有了一系列的合作,比如探索建立“网络科创协同研究机制”、腾讯公司申请成为中国法学会团体会员、腾讯研究院申报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基地、共同举办“法律人的互联网思维”系列沙龙等。
解难题,现场开“药方”
在调研过程中,遇到能够现场协调解决的问题,调研组立即采取现场解答的方式,会同有关法学家给出解决办法,这也是法学家下基层活动的一大特色。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召开的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座谈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一系列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问题,为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更好发展指明了道路。
为了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提高法学专家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法治保障的理论研究水平,中国法学会第4期“法学家下基层”专题法治调研活动特别选择在武汉新港举行。
在武汉新港投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文铭的陪同下,张苏军一行首先参观了武汉新港阳逻港集装箱港区三期码头中控室。
阳逻集装箱港是武汉新港江北核心港,集装箱作业区分为一期、二期和三期,共11个泊位,年设计能力200万标箱。调研组一行在中控室观看了集装箱装卸作业,并观看了武汉新港宣传片。之后,调研组来到了三期码头现场,详细了解了阳逻港口的发展规划。
武汉新港管委会工委书记、主任张林向调研组成员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到阳逻港集装箱码头视察工作时的情景,并向调研组重点介绍了总书记到武汉新港视察后武汉新港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绩。
记者了解到,武汉新港在集聚辐射能力、流域协同能力、平台服务能力等都实现了跨越式提升。对此,张林还特别介绍了武汉新港在保护长江岸线、再造运输模式、大力发展岸电建设绿色航运、推广新型船舶方面所做的尝试和努力,并展望了武汉新港“三步走”战略目标,即2025年建成流域型航运中心,2035年建成亚太型航运中心,本世纪中叶建成全球型航运中心。
这次调研活动中,张林还恳请法学家们能够更多关注内河法律规范欠缺的问题,希望能够通过国家立法解决内河航运长期以来无法可依的局面。
听了基层工作人员的诉求,张苏军表示,要紧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对长江经济带发展法治保障等重大问题的研究,为实施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提供优质法律服务。长江经济带法治保障理论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尽可能增强研究的综合性、交叉性和广泛性,要强化交叉学科研究。
张苏军强调,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加强长江大保护法律问题研究工作。希望专家学者要积极参与到长江大保护的伟大实践中来,坚决扛起长江大保护的历史责任,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贯穿到研究工作中,正确把握“五大关系”,用好长江经济带发展“辩证法”,不断推动长江生态保护发展保障研究水平。
“通过调研,听取了很多实务部门同志和各位专家的意见,感觉确实需要一部能够覆盖内河的《海商法》。”张苏军指出,要通过立法设立一定的技术标准,处理好环保与航运之间的关系,逐步淘汰内河“夫妻船”,保障黄金水道正常使用及港口建设发展。希望与会学者能够结合自己的专业,更加关注内河发展,中国法学会可以就《海商法》修改扩大适用于内河问题召开单独的专家咨询会,与各方共同推动《海商法》的修改工作。
抓落实,务求见成效
其实,不仅仅是法学家走基层活动,在大兴调研之风,如何让法学研究工作更接地气这方面,中国法学会一年来做了大量而又细致的工作。
比如,由中国法学会研究会牵头举办的互联网法律思维研修会就是其中之一,它所探讨的话题既有实践中的问题又带有理论中的困惑,使得法学家能够更充分地了解法律实务所面临的现实客观问题。
尤其是,在第二期研修会中探讨自动驾驶问题,就令许多法学专家表达出了浓厚的兴趣。通过与实务界专家的交流后,法学家们纷纷表示通过研讨会让自己从自动驾驶领域的“局外人”变成了“局内人”,能更好地在该领域发挥自己作为法律人的优势和长处,促进自动驾驶行业更好发展。
不仅是在高科技领域,在贴近民生方面,中国法学会也同样做了大量的工作。今年来,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少年司法专业委员会密切关注未成年人保护与犯罪领域相关的热点话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
通过多次举办研讨会,回应实践创新,提炼相关理论,涉及的主题包括未成年人警务建设、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询问取证、未成年人犯罪的临界预防与保护处分、涉罪未成年人的精准化帮教、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干预制度、司法改革与未成年人司法建设等。
通过组织深入多地调研,了解目前未成年人保护与犯罪预防中存在的问题和积累的经验,起草并向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递交《未成年人保护法》(专家建议修改稿),开展研究修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相关思路与具体建议,积极为法律的完善建言献策。
正是通过种种的努力,今年以来,“法学家下基层”活动很好地达到了预期目标。对此,张苏军高度认可此系列活动。他表示,通过法学家下基层活动,使得法学家更接地气,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与实践效果,一是法学家到了基层一线,了解了实际情况;二是法学家发现了实践中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明确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三是推进了合作机制的建设,包括理论部门与实际部门、不同科研机构之间;四是不同学者之间分享了各自的智慧和观点。
“希望这样的活动能长久开展下去,为我国法治建设增光添彩。”张苏军说。
“女德班”卷土重来
继2017年年底辽宁抚顺惊现一个所谓“女德班”的种种言论引发质疑之后,今年年末,一条关于“女德班”在温州卷土重来的新闻又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应该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现代教育事业大有裨益,如传统道德中的明荣辱、知感恩、重践行,简单素朴的生活态度、重视亲情的家庭人伦,都是应该弘扬的宝贵遗产。但是,如果把传统中的糟粕标榜为“文化”则势必引发批判。本期,将对此事件及其背后折射出的问题进行深度剖析。
报道详见02、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