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枫桥经验,共创平安新桥

深圳市宝安区新桥街道以“三个优化”“四个促进”实现矛盾不上交、社区治理好的工作目标


  深圳市宝安区新桥街道是新成立的街道,面积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过50万人。成立之初,街道依然面临人口数量大、社会矛盾多、治安复杂等治理难题。街道成立后,确立了“古镇新韵、智造新城、绿美新桥”的发展定位,在“三年大变样”的总体规划下,按照“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要求,以“三个优化”“四个促进”为抓手,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实现了社会治安持续好转和社会稳定。两年来,坚持矛盾纠纷不上交,全区10个街道中,新桥街道是上交矛盾纠纷最少的街道,主动上交矛盾纠纷更是为零。

  优化调处机制,补齐调处工作短板。为了妥善处理好各类社会矛盾纠纷,新桥街道在已有的排查、调处、领导包案和责任追究机制上,进一步建立健全了预警预判、风险评估、劝返劝离、应急处突、跟进结案等工作机制,各种工作机制涵盖了矛盾纠纷从发生、发展、化解、结案的全过程。在排查工作中,改变过去地毯式排查为织网式排查,实行责任部门行业排查、社区综合排查、网格定点排查。今年以来共排查问题隐患27103条,已办结27103条,办结率为100%

  优化调处层级,分级分类压实调处责任。为了最大限度调处矛盾纠纷,减少矛盾纠纷的存量,新桥街道严格按照分类分级进行处置。具体分三个层面。一是微小案件限期办理。对于群众来信来电来访和市12345转办的案件,街道维稳综治中心第一时间接访、第一时间分拨处理。今年以来街道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8463宗,成功处置化解8155宗,化解率96.3%。共转办12345案件669宗,办结669宗,办结率100%。二是一般案件就地化解。实现矛盾纠纷不上交的根本途径就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当地。为此新桥街道大力依托社区综治中心,压实社区的主体责任,并按照职责优先、多元化解的思路,大力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据统计,今年以来,街道各社区、各职能部门共调处矛盾纠纷8239宗,占全街道矛盾纠纷总量的97.3%。三是重大案件领导包案。一时不能化解的涉及人数多、利益诉求大或者有特殊诉求的个人或群体的重大案件,在24小时内落实领导包案,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并按照一案一册建立包案工作台账。自街道成立以来,共有53宗重大矛盾纠纷落实了领导包案,成功处置了33宗,有6宗正在走司法程序,有2宗基本达到结案条件,其余12宗还在跟踪处理且情况稳定。

  优化调处思路,在发展中逐步消除历史遗留问题。和市区其他街道一样,新桥街道在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大量的历史遗留问题,特别是城市化和特区一体化以后,以社区土地问题为主要诉求内容的矛盾纠纷频发。为了集中化解各社区历史遗留问题,街道在“尊重历史,发展优先”的原则下,积极为群众寻求发展之路,用发展的眼光引导群众不要陷在历史的泥潭里。比如街道上寮社区德普电子城地块纠纷,社区部分居民多次闹事甚至发生到工地打砸事件。为彻底解决好这一事件,街道派驻工作组,一方面积极释法,引导群众依法维权;另一方面加强社区班子建设,推动社区居务、政务公开,推动社区城市更新项目落地,大力开展社区公共文化事业硬件建设。如今,干部的所作所为群众看在眼里,群众的所思所想干部也放在心上。

  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促进社会治安持续好转。今年以来,按照中央和省市区的统一部署,新桥街道大力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行动,并以此为主轴,大力开展了黄赌毒集中整治、防命案重点整治、反诈、校园周边整治等各项整治行动,实现了各类警情持续下降,治安状况持续好转。据统计,今年以来街道各派出所共破获各类案件284宗,打掉了一个以搭车“假摔”受伤为由敲诈勒索的黑恶团伙,刑拘35人,并带破案50多起。

  净化商务楼宇营商环境,促进入驻企业合法经营。20177月初,当时分管政法的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宋德东在社区走访商务楼宇时发现一家公司的名称很可疑,立即指示有关部门进行核查。经查,该公司涉嫌传销,随即该公司被查封。此后,街道领导敏锐地发现,商务楼宇可能已经成为了一些不法分子进行传销和网络金融诈骗等非法活动的主要阵地,于是下定决心组织综治、公安、市监、网格综管等部门和社区对辖区内30栋商务楼宇1600多家公司进行综合整治,又先后挤压查处了“牛樟芝”“中华孝道园”等十几家非法传销、非法融资、非法贩卖个人信息、境外非法维权组织等非法企业;整治了29家异常经营公司;端掉一售卖假药窝点,追根溯源共刑拘26人,清缴假药3000余盒。

  强化标杆片区建设,促进破解城中村治理难题。新桥街道黄埔社区南洞新村片区是典型的城中村,片区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常住人口1.01万人,有房屋150栋,4454间套,其中出租屋1253780间套,三小场所177家。片区出租屋、三小场所密集,居住人口变动频繁,社区治理存在一系列难题。今年以来,按照区委区政府加强现代化社区治理体系工作部署,新桥街道将南洞新村片区作为城中村出租屋安全管理点试点片区,聚焦城中村“业主责任意识薄弱、住户安全意识薄弱和消防隐患层出不穷”三大难题,通过首创社区楼栋长分会,引入楼栋长参与出租屋管理,安全文明楼栋星级评定管理,全面推行要租房先看片、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等措施,显著提升了片区消防安全、社会治安和出租屋安全管理水平,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破解出租屋管理难题上具有重要的样本价值。

  固化社区试点经验,促进现代化社区治理跃上新台阶。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关于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的重要部署,去年11月,新桥街道选取万丰社区试点先行,边试点边研究。今年3月,街道以党工委1号文形式印发《新桥街道推进现代化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创新“12+”标准化工作机制,在总结固化万丰经验的基础上全面铺开现代化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工作,完善“一核六体系”,落实“六定”,发挥社区党委“统筹、管理、服务、联动”四大职能,搭建了现代化社区治理体系基本框架,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基本成型。

  社区党委核心地位不仅仅是上级赋予的,在基层更是要切切实实干出来得到群众认可。在社区治理中,街道特别突出政治引领,全力强化社区党委核心作用。通过社区党委统筹社区所有力量,新桥河征地拆迁、上寮市场综合整治、上星2万平方米的违法乱搭建拆除、万丰61块脏乱差的闲置宅基地改建等一个个历史老大难问题得到了解决。实现社区党委从“偏虚偏软偏弱”到“做实做硬做强”转变,彻底扭转了“只知董事长不知书记”的局面,社区党委的龙头地位明显夯实,核心作用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