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践行初心 大爱书写奉献

担当践行初心 大爱书写奉献

——记河北三鑫实业集团董事长周立新  

    以科技创新、造福人类,领航健康产业的愿景,让更多的人享受健康;以热心公益、乐于助人的品德,让更多的人感受来自社会的关爱;以凝聚中国情、展望世界观的理念,让企业品牌为高质量发展作贡献……

  这位乐善好施,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企业家,就是河北省十一届政协委员周立新,一位地地道道的唐山民营企业家。

  他从一开始为了实现儿时梦想而习文练武,到创业初期遇到无数艰难困苦;从研发硫酸软骨素被外商歧视,到自主生产“关键要素”上市出口,周立新一直没有放弃实现最初的梦想——把健康传递到中国的每个角落,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

责在肩上,担当作为

  在唐山市古冶区,一提三鑫集团,许多人都会说,那是我们这里唯一一家非资源型大企业;为了跨越式发展,周立新四年并购四家破产企业,被评为唐山国企改制的领军人物。

  1998年,周立新参股改制的国有企业——唐山市第六塑料厂,进行装修改造,就这样一个濒临倒闭的国有企业被盘活,不但每年上缴百余万元的税收,而且还安置了300多名下岗工人和所有退休人员。这种模式让周立新看到了企业高速发展的双赢模式。1999年,周立新收购了已经停产几年的绝缘材料厂,使其在困境中起死回生。2000年,随着生产和经营模式的快速发展,周立新收购了古冶粮食局饲料公司。2003年,周立新兼并了唐山康琳药业有限公司。

  短短四年间,周立新救活了四家区属企业,盘活了资产,使得数百名下岗职工重新上岗,生活有了着落。周立新更被评为唐山国企改制的领军人物,唐山市古冶区推动经济转型的领军人。

矢志创新,引领科技

  周立新从小就梦想着当兵打仗,中学毕业后便参军入伍,成为一名侦察兵。但是令他遗憾的是从戎期间没等来上战场的机会。复员后,周立新被分配到国企单位成了一名公交司机。天生不安分的性格、加上滚滚的改革浪潮,周立新在工作几年后毅然辞掉了“铁饭碗”,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凭借侦察兵特有的敏锐洞察视觉,周立新并没有效仿本地其他民营企业发展冶金、煤炭的老路子,而是另辟蹊径瞄准高科技生物科技项目。在他看来,靠山吃山的资源型企业,总有坐吃山空的一天,而随着人类保健意识的增强,生物高科技项目是绿色产业,发展前景不容小觑。

  要让梦想照进现实,高科技项目又从何而来?于是他一路走访,咨询请教。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在山东烟台大学找到一个国内尚未开发的高科技项目——硫酸软骨素。周立新在同行和专家的指导下,他开始组建自己的生化厂,每天在实验室和科研人员一起同吃同睡。在历经三个多月的艰苦奋战后,终于生产出了中国第一批硫酸软骨素,并迅速打入国际市场。

  随即,他在美国注册了产品商标,并取得了自营出口权,打通研发——生产——外贸全产业链。但是,在和美国客户打交道的过程中,周立新逐渐了解到,美国大约60%的老年人都在服用硫酸软骨素复合制剂,而作为复合制剂原料的硫酸软骨素的价格只是成品价格的十分之一。这让作为美国市场最大的硫酸软骨素供应商之一的周立新陷入深思,于是他投巨资开始研发硫酸软骨素片高科技新项目。这不仅填补了国内市场的空白,而且出口美国和欧洲,增加了创汇数额。

  随着国家政策的传播引导,全民医保体系的完善,消费者品牌消费意识的增强,极大刺激了OTC市场快速发展。三鑫集团顺应大势,结合自身优势,在稳固生物高科技产品后,开始发力传统医药版块。经过营销顾问福来公司的论证研究后,制定出以家庭常备药为特色的发展战略,通过打造肠胃疾病常备药、心脑疾病常备药、呼吸系统疾病常备药、骨关节疾病常备药四大常备药系列,抢占中国家庭常备药第一品牌。

情在胸中,心有大爱

  一直以来,周立新都把公益事业当作责任,除了自己积极投身于公益事业,企业也每年都投入费用到社会公益中来,并且设立了专门的慈善基金。他常说,三鑫集团的名称由“感恩之心、敬畏之心、不忘初心”演变而来,企业发展至今,这三个理念一直在指引着所有的三鑫人。在社会敬畏法律,在企业敬畏制度,在家庭敬畏责任,把自律养成一种习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表达对社会的感恩之心。

  周立新从未忘记自己当初创建三鑫集团的初心,他心系百姓健康,怀揣感恩之心回报社会。他一直秉持着“不做半途而废的慈善,只做持之以恒的公益”这一信念。在2000年,周立新出资创办了面向残障儿童的全日制、寄宿制综合性特殊学校——容大特教中心。到今天,周立新已经陪伴容大特教中心的孩子们走过了18个年头。18年的爱心陪伴,18年的风雨同舟,18年的无偿捐助,就是为了担起照顾这些盲聋、智障的孩子,让他们也能接受良好教育的社会责任。

  “善行世间,大爱至简”,这是周立新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长期以来,他一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民族企业的责任与担当,坚持用“大爱”回报社会。常怀感恩之心和责任之心,让公益从“给予”变为“传递”,让公益事业在企业文化中传承。

  20年来,周立新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2008年起,每年捐资20万元,资助不低于20名贫困大学生上学;20087月,为四川汶川地震捐款200万元;20096月,他向全国骨关节病爱心工程捐赠总价值1000万元的“关键要素”产品;20101月,看望容大特教中心残疾儿童,并捐资20万元,用于新校舍改造;20104月,为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捐款20万元;20155月,在容大特教中心举办的一场特殊公益活动“会手语的大白”一度成为社会热点;20175月,在容大特教中心举办“陪伴关爱”大型公益活动,捐赠10万元助学金及校服、益智学具。20185月,对容大特教中心操场进行高标准改造,以及体育器材的购置更新。周立新说:“我们将企业做得更好就是为了更好地回报社会,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承担起这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是一种良知,一种担当。”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路走来,周立新初心不改,以创新挖潜能,以科研求突破,以品质创品牌,以公益献社会,勇担民族企业的责任,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