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湖州市法学会积极组织法学研究
本报讯(记者孔令泉 □李先福) 9月28日,在第十五届长三角法学论坛上,浙江省湖州市法学会选送的论文《美丽乡村民主法治规范的实践探索与研究》获二等奖,另有一篇获三等奖。去年,该市选送的论文《河道保洁法律保障问题研究》,获第十四届长三角法学论坛一等奖。
近年来,湖州市法学研究成果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湖州市法学会在组织法学研究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摸索出经验。该市组织会员参加省级及长三角区域各类法学论坛和征文活动,获得一等奖3篇、二等奖3篇、三等奖6篇、优秀奖4篇,金点子奖4篇,已获得7次优秀组织奖,走在了浙江省的前列,其经验近日在全省法学会工作会议上作了介绍。
在这个只有一所本科院校的地级市,为何能取得如此的业绩?湖州市委副秘书长、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法学会常务副会长章新泉告诉民主与法制社记者,湖州市法学会为全面提升法学研究成果质量,实施了“四个一”措施,即高度重视法学研究这一主责主业,着力建强研究队伍这一基层基础,特别突出务实参与这一重点难点,建立健全激励保障这一方式方法,使法学研究工作步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主攻主责主业
在章新泉看来,法学研究是法学会的主责主业。“按照湖州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法学会作为群团组织要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作用,必须通过法学研究这个平台,引领全市法学法律工作者繁荣法学研究,服务法治实践。”
每年年初,湖州市法学会确定年度法学会课题研究重点立项不少于20个,这些课题围绕浙江省法学会发布的年度法学研究重点方向和湖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及政法工作要点设立。特别将“浙江法学论坛”“山区经济论坛”“长三角法学论坛”等各类论坛征文和法学研究立项课题列入年度政法重点工作。
湖州市法学会常务副会长和专、兼职副会长,每人牵头一个重点课题,成立课题组。明确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和专职副秘书长统筹全市法学研究和各类论坛征文活动,市级政法各部门作为市法学会副会长单位,明确专人负责法学研究工作。发动各县区法学会、市法学会理事单位和广大会员积极参与,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表。
汇集人才,营造氛围
湖州市法学会依托县区法学会和专业研究会,把有研究能力、热心法学理论和法治实践的优秀人才吸纳到法学队伍中来。目前,全市会员1300多名,覆盖所有县区和30余个专业领域。
市法学会又从中精挑细选60名涵盖20个专业的领军人才,成立市级专家人才库;成立学术委员会,选聘专家委员10名。通过专家库和学术委员会组织发动各类法学研究,颇有成效。
与此同时,湖州市法学会秘书处建立了学术微信群,群里成员包括县区法学会和副会长单位,各专业研究会,市级政法系统各学会、协会等,及时沟通信息,资源共享。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我们强调法学研究的目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指导实践才是根本。”湖州市专职副会长陈晓杰表示。
为此,湖州市法学会在安排课题任务时会结合县区法学会和市研究会的具体实际,不搞平均摊派。重点、难点、紧急课题一般委托市内师范学院、职业学院、市委党校完成。湖州的检法系统研究力量也较强,积极性也高,市法学会也将重点课题任务有针对性交办,如2016年,德清县法院承揽重点课题所撰写的《城乡一体化改革背景下农村房屋流转的司法对策》获浙江省第六届山区经济论坛二等奖。2017年,湖州市检察院获长三角法治论坛一等奖的论文《河道保洁法律保障问题研究》也是重点课题。
湖州市法学会针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实务部门所遇到的难点问题,主动联系有法律专长和法治经验的会员约稿,承担课题研究任务。今年市法学会就营商环境改善,分别约稿市中院和市住建局有关会员,他们报送的《劳动争议化解机制的优化探索》《建设领域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探索》,分别获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法治保障研讨会一等奖和优秀奖。
建立激励保障机制
湖州市法学会意识到,繁荣法学研究,没有一个健全的奖励保障机制难以持久。在湖州市委政法委的支持下,全市法学会奖励保障机制建立起来。
该机制重在精神激励,市法学会将各有关部门和县区法学会每次报送的征文数量和得奖情况在工作QQ群公布,在每年的政法部门和县区政法委领导参加的年度工作会议上进行通报,将各地领导组织推进法学会工作与市委政法委对县区委政法委年度工作考评挂钩。所有重点课题和优秀法学研究成果表彰文件全部由市委政法委和市法学会联合发文通报表彰,颁发证书奖状,并抄报到作者所在单位。每年的市法学会理事扩大会议上,让获奖作者代表上台发言。
每年年终,市法学会对预立项课题进行评选,重点课题给予资助经费。每年进行优秀法学研究成果评比,每次论坛、专题研讨会征文收集到的论文都参与评比,所有获奖作者都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市校合作研究的课题,根据研究成果,分别给予合作学校不同额度的经费资助。为保证法学研究质量,由各县区法学会和报送单位把好质量第一关,市法学会秘书处把牢统筹关,学术委员会把好审核关,确保选送的论文既有数量又有质量。
在此过程中,市法学会指导与服务相结合,如课题组或个人就某一问题需要进行实地调查、走访、开座谈会、问卷等,市法学会都会帮助协调相关部门或基层单位,做好配合。同时,市法学会秘书处结合阶段性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帮助解决所遇困难,以确保课题按期高质量完成。
近3年来,湖州市法学会在组织法学研究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摸索出经验,成绩突出,已获得7次优秀组织奖。就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五届长三角法学论坛上又获得优秀组织奖。
“湖州市法学会将继续精心组织力量,加强法学研究,切实发挥桥梁纽带、新型智囊作用,为建设法治湖州、平安湖州,促进全市经济社会赶超发展发挥作用。”章新泉向民主与法制社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