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暖民心 “党建+平安”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开创新时代市域治理新路子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是全市最大的中心城区、全省最大的回族聚居区,近年来,该区紧紧围绕打造“品质莲湖、实力莲湖、幸福莲湖”奋斗目标,坚持“党建+平安”,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凝聚民心民力民智,发展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走出一条新时代市域治理之路。2017年,社会治安满意度达到93.1%,莲湖区荣获“20132016年度全省平安建设示范区”称号,被省综治委授予“平安杯”。

组织“萤火虫”志愿者巡逻队

  针对辖区地处市中心,流动人口多、反恐防暴压力大、社会面管控难度大等特点,莲湖区着力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扎牢基层平安群众根基。组织离退休老党员、老干部、老职工成立社区“萤火虫”志愿者巡逻队,鼓励他们发挥余热,参与社区平安建设。目前,共有1.2万名“萤火虫”志愿者巡逻队员活跃在131个社区,及时提醒业主或物业整改、排除隐患,被群众誉为辖区“平安的守护者”。

  与此同时,结合全市推进“平安地图”建设,组织“萤火虫”志愿者开展以“巡百家门、了百家情、知百家事、解百家难、暖百家心”为主题的“五百”活动,入户走访社区居民、住户,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为创建平安社区奠定了基础。常态巡逻保民安,引导“萤火虫”志愿者巡逻队在实践中总结创新“三定四逐”巡逻工作机制,即:“萤火虫”志愿者巡逻队每天定岗定时定责,义务在社区内开展治安巡逻,街头巷尾逐个转、楼前楼后逐个看、商户住(租)户逐个查、流动人口逐个问。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西安市莲湖区充分发挥“萤火虫”志愿者巡逻队安全稳定信息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特殊人群协管员、平安建设宣传员、文明新风倡导员的“五大员”作用,搭建党群“连心桥”,基层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能力明显提升。化解矛盾除隐患,“萤火虫”志愿者巡逻队员充分发挥群众威望高、工作经验多、责任心强、辖区情况熟等优势,巡逻时走家串户了解社情民意,第一时间发现矛盾纠纷、热难点问题,从源头上做好化解、稳控工作。

  引导“萤火虫”志愿者巡逻队通过面对面与辖区群众交流、张贴宣传海报等形式,在辖区进行普法、安全、精神文明创建等宣传。组织有艺体特长、爱好创作的“萤火虫”志愿者巡逻队员组建书画社、合唱团、乒乓球队等,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吸引居民积极参与,用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占领群众的思想阵地。今年以来,累计举办文体活动220场次。

“党建+平安”

巩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牢固树立“党建+平安”理念,将离退休党员服务管理与平安创建有效融合,示范带动群众参与平安建设,全区共建共治共享的市域治理格局得到较好巩固。强化党建添动力,在社区党支部成立“退休爱党俱乐部”,用丰富多彩的党日活动凝聚党员群体。设立“党员示范岗”,鼓励动员老党员加入“萤火虫”志愿者巡逻队,将党员先进性体现在社区生活中,发挥“小萤光助力大平安、小余热彰显大和谐”引领效应。全区共成立“退休爱党俱乐部”131个,设立“党员示范岗”65个,“萤火虫”志愿者巡逻队老党员达到1316名。

  人文关怀激活力,示范带动增引力。在“萤火虫”志愿者巡逻队的辐射带动下,全区相继成立了“小蜜蜂”卫生清扫志愿者巡逻队、“向日葵”亲情陪伴志愿者巡逻队、“指南针”文明引导志愿者巡逻队、“小号手”精神文明建设宣传志愿者巡逻队,通过志愿活动为居民提供看得见的服务,全区平等友爱、尊老爱幼、邻里和谐的社会新风尚氛围浓厚。

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机制

  结合全省新时代“十个没有”平安创建和全市争创“平安鼎”活动,西安市莲湖区注重在探索创新机制上用力,在夯实举措上加压,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机制。建立“网格化”市域社会治理工作机制,瞄准“人在格中走、信息格中收、问题格中解”的目标,将全区划分为41个一级管理网格和134个二级管理网格、364个三级管理网格,整合基层各类网格员力量,通过警民联手、邻里守望等方式,从源头、一线夯实平安建设基础,实现“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问题不上交”。年初以来,4000余名信息员在网格区域内巡逻检查,化解矛盾纠纷1702件。

  建立中层领导任社区“第一书记”机制,将部门特点、行业优势和任职社区实际结合,采取党群部门干部到相对复杂后进的社区任职、政法系统干部到信访维稳任务重的社区任职、民族干部到少数民族多的社区任职等方式,指派区级中层领导干部担任社区“第一书记”,每月入社区工作不少于4次,在抓好社区党组织整建提升、社会治理、为民服务等工作的基础上,带头组织平安宣传、维持社会秩序、化解信访积案、服务群众。目前,已累计下派131名区级中层领导干部担任社区“第一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