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夫俊:倒在千里之外的“扫黑”路上
从军营到警营,不管是当兵还是从警,史夫俊身上始终保持着特别能吃苦的优良作风。正是这种信念,使他像一把满弦的弓,随时准备出发。然而这一次,在扫黑除恶的行动中,他倒在了千里之外的“扫黑”路上……
□本社记者 汤瑜
2018年4月3日6时30分许,山东省费县公安局刑警大队预审中队指导员史夫俊在黑龙江绥芬河市查办一起涉黑案件时,因日夜奔波突发疾病,不幸因公牺牲,年仅47岁。
倒在千里之外的“扫黑”路上
3月下旬,费县扫黑办接到一份涉黑举报信,举报材料里扎实的证据不多。最重要的一条线索是,嫌疑人曾经在黑龙江绥阳林场雇凶伤人。
作为刑侦大队心最细、办法最多、最能啃硬骨头的攻坚能手,史夫俊主动请缨。接手案件后,他迅速投入工作状态,在做了大量前期工作的基础上,4月1日上午,史夫俊和战友刘才后一起踏上侦办这起涉黑案件的征程。
临行前,他还专门叮嘱战友带上厚衣服,绥芬河最低气温零下4到6摄氏度。
每想至此,刘才后哽咽不已。
从临沂到青岛,从青岛到牡丹江,从牡丹江到绥芬河,两人下了汽车换火车,一路马不停蹄,终于在4月2日下午2点到达绥芬河市。将行李放进宾馆,正当刘才后准备喊史夫俊吃午饭时,发现他已经和一名证人联系上了,电话里约定下午2点40分见面送材料。
“干完活再吃吧,材料拿到手,吃饭才踏实。”史夫俊说。
14时40分,两人如约与证人见面,整整2个小时,取得了涉案嫌疑人曾雇凶将一名林场工人捅成重伤、作案后逃回山东费县老家的重要证人材料。送走证人,史夫俊非常兴奋,与刘才后探讨案情时说:“这份目击证人的材料确定了嫌疑人和作案经过,还需要去案发地公安机关调取当年的报案材料和受害人的笔录、伤情鉴定,明天得尽早出发去绥阳林业公安局。”
然而,让刘才后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份证人笔录竟成了史夫俊从警生涯的绝笔。
4月3日早上6点,两人退房准备到30公里外的绥阳林业公安局调取档案。天太冷,他们在宾馆门口见不到行人和车辆。为了能打到车,两人背着行囊一路疾行,穿过宾馆前的绥芬河小广场,奔向通行车辆较多的一条大路。刚到达路边,史夫俊突然低头捂了一下胸,然后一头歪倒在地上,昏迷不醒,浑身抽搐。
“老史,老史……”突如其来的情况让刘才后猝不及防,他抱着战友呼唤,一边脱下自己的衣服裹在他身上,一边求助路人拨打120急救电话。
这时,史夫俊嘴角不断溢出泡沫,却始终没有回应。后经抢救无效,史夫俊不幸去世。事后史夫俊的同事方知,出差前史夫俊已经连续几天加班,身体很疲惫,可他一直硬撑着,妻子全先洁深知丈夫的脾气,自己拗不过,也挡不住。
从军营到警营,不管是当兵还是从警,史夫俊身上始终保持着特别能吃苦的优良作风。正是这种信念,使他像一把满弦的弓,随时准备出发。
从警14年来,史夫俊的手机始终保持开机状态,只要单位有一个电话,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出现在最艰苦、最危险的地方。
“平时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险时刻冲得上去。”这是战友们对他的评价。
14年参与侦办
各类案件800余起
从警14年,史夫俊无论是接警处警、案件侦办、一线抓捕,还是值班备勤、治安调解、纠纷调处,他总是带头上阵,把最艰巨、最危险的工作留给自己。
2017年3月,大队侦办一起制毒贩毒案件,因环保部门根据群众举报前往调查而打草惊蛇,主要犯罪嫌疑人闻风潜逃,只有三名下线落网。这些下线与逃走的主犯嫌疑人都不熟悉,且他们均使用化名和假身份证,案子眼看就要“黄”了。
史夫俊带着队员,根据审讯获取的主犯罪嫌疑人模拟画像,从案发地附近、宾馆饭店、金融系统拷贝了100多个GB的视频资料,一看就是三天三夜。在第四天凌晨2点多,史夫俊和队员从一个饭店的视频中确定了主要嫌疑人,并研判出他的活动轨迹,由此剥茧抽丝、循线追踪,最终将包括所有主犯嫌疑人和屡屡漏网的两名制毒技师在内的19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打掉制毒窝点两个,缴获毒品半成品349.19公斤,设备及原材料一大宗。该案成为公安部督办案件,也是费县有史以来最大的一起毒品案。
2017年7月,费县公安局党委把一起棘手的刑事积案交到史夫俊手里。一年多前,新庄镇60多岁的相某被人非法拘禁并殴打,由于没有留下线索,案件一直悬而未决,为此老人多次信访。
面对时隔一年半都没有破的陈年积案,史夫俊独辟蹊径,从可疑车辆入手,借助信息化手段,以车找人,深入分析、综合研判,历时一个多月,把案子给破了,涉案的4名嫌疑人全部落网并最终判刑。
“认真是一种态度,用心是一种责任。”史夫俊经常这样提醒自己。
2016年,在侦办公安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督办的“1·29”骗取出口退税案中,史夫俊只是专案组的普通一员,他每天晚上交流完调查情况后,主动把所有的笔录要来连夜再研究一遍。次日清晨把材料还给侦查员时,里面却多了张写着他的侦查意见和建议的纸条。
2017年5月,费县发生一起故意杀人案,犯罪嫌疑人吕某昼伏夜出,异常狡猾,办案民警经过多方努力仅获取一张吕某夜间的模糊视频截图。在获取信息吕某可能在车站出现组织对其抓捕时,史夫俊硬是通过那张模糊截图,从茫茫人海中一眼就认出了乔装打扮的吕某,成功抓获潜逃23天的犯罪嫌疑人。
原来,抓捕前,史夫俊不仅把嫌疑人的视频截图记在脑子里,甚至把公安网上能搜到的吕某照片都牢牢记在脑子里。
正是凭着这种执着,近几年,“8·09”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3·15”制贩毒案及朱某某、侯某某重大入室盗窃案,高某某、薛某某等人拐卖婴儿案等这些大案要案,在史夫俊的参与下先后一一被攻克。
从警察14年来,他先后参与侦办各类案件8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00余人,他经手整理的卷宗千余册,既规范又整洁,从未发生因执法不公、办案不规范引起的投诉。
多次面对惊险场面从不畏惧
当警察,尤其是做刑警免不了刀光剑影,直面生死,但史夫俊从不畏惧。
2017年在抓捕“3·15”涉毒犯罪嫌疑人时,一名嫌疑人趁乱翻过一堵矮墙逃走,作为老大哥,史夫俊担心年轻民警追击有危险,自己毫不犹豫跟着翻了过去。没想到矮墙后面是一个河岸,墙顶距离地面4米多高,犯罪嫌疑人已经摔断了腿躺在地上动弹不得,史夫俊凭借过硬的本领,一跃而下跳到河岸上,将嫌疑人控制住,自己的整条腿却是一片青紫。
2014年8月,史夫俊驾车与战友抓捕盗窃犯罪嫌疑人,嫌疑人发现后驾车拒捕,向史夫俊的车疯狂撞来。他不顾个人安危,猛打方向盘,用自己的驾驶位置顶向嫌疑车辆,与对方车辆相持碰撞10余分钟,最终将嫌疑车辆死死别住,第一时间从副驾驶座处跳出去,他不顾被嫌疑人咬住左手食指的锥心疼痛,与战友合力将犯罪嫌疑人成功控制。
事后,战友发现史夫俊左手食指指肚血肉模糊,那辆车几近报废的地方都在驾驶室的位置,战友们所乘的后座处毫发无损。
像这样的惊险场面,在史夫俊的从警生涯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
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史夫俊,骨子里对群众有天然的亲近感。走出军营踏入警营,脱下军装换上警服,他对群众炽热的情感始终没有改变。
在他眼里,案子没有大小之分,只要侵犯了群众利益,他就全力以赴尽快破案,最大限度为群众挽回损失。
2008年,史夫俊工作的薛庄派出所辖区经常发生群众粮食夜间被盗案,他和战友昼夜巡逻,可每次巡逻结束他都坚持再巡一圈。也正是这一圈,最终发现了犯罪嫌疑人,此后半年多辖区未再发生此类案件。
2014年8月,费县南部山区发生多起夜间入户盗窃农副产品案,嫌疑人反侦查意识强,没有留下任何有价值的线索。史夫俊主动要求到案件多发区域蹲守,常常是白天一身汗,夜间被蚊虫叮得一身包。为防止自己夜里睡着,他偷偷带了一包红辣椒,趁同事们不注意就往嘴里塞一个。就这样连续蹲守近一个月,最终打掉了这个4人作案团伙,涉案价值60余万元,群众拍手称快,自发到县公安局赠送锦旗,而史夫俊却因连续工作,累瘦了10斤。
2015年,史夫俊因查案到费县薛庄镇北长行村花某家走访,不经意间了解到他们17岁的女儿两年前离家出走至今未归。史夫俊从此把这件事记在心里,外地出差办案也不忘帮忙打听女孩的下落。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底终于被他打听到,将女孩寻回,并为女孩就近联系了一个板厂打工,同时还做通了女孩和父母之间的工作,一家人得以团聚。为此,花某夫妻还专门带着女儿到刑侦队,给史夫俊当面跪谢。
2017年春节前夕,史夫俊到新庄镇太和村调查案件。了解到村里5户村民家境贫寒,他掏出身上的钱,从临近的大村买了5份鲜排骨和干面条送到他们家中。
前些年,他曾经侦办过一起杀夫案,犯罪嫌疑人因孩子不满10个月而没有被收监执行,家中十分拮据。史夫俊每年到她家看看时,总少不了带着米面等生活用品。
在大队值班时,史夫俊常常是一杯浓茶,一叠案卷,一看就看到凌晨两三点钟,有时干脆就住在办公室里,案子破不了他吃睡不宁,工作没干完他心里不踏实。
妻子全先洁一直记得丈夫说过的话,“我也帮不上家里什么忙,等退休了,我就买辆越野车,好好陪着你周游全国……”
4月5日清明节,细雨纷飞,费县高速路出入口一直到县城,10余里公路上,站满史夫俊并肩战斗的警察兄弟、军旅战友、亲人、受助群众和闻讯赶来的父老乡亲,送史夫俊最后一程。
遗体告别仪式上,县里各大班子、政法各部门及上千名群众,自发地早早来到殡仪馆,纷纷用自己的方式与心中的英雄作最后一次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