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谁让租客“漂”不下去了
炒房、黑中介肆虐
京城,谁让租客“漂”不下去了
本文受访者的经历只是揭露了住房租赁市场乱象的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租客的权益正在受到侵害。不过,令他们欣慰的是,一场打击侵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的专项行动正在全国展开。
“来北京,不遇上一次‘黑中介’都白来了。”
回忆起曾经被房屋中介公司骗取押金的经历,吕燕感慨万分。
2015年,租客吕燕向房屋中介公司申请退租,却发现公司已人去楼空数月。她和室友到新地址上门讨要多次,最终只拿回了部分押金。
在吕燕看来,自己的经历只是住房租赁市场乱象的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租客的权益正在受到侵害。
不过,目前令她欣慰的是,一场打击侵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的专项行动,已在我国部分城市陆续展开。
房租租金三年“三连跳”
8月25日,刚从“我爱我家”出来,王强指着身后一栋高楼告诉记者:“这里的两居室三年前是3800元,现在涨到5000元了。”然而,这在他的同事于段看来,涨得并不算高,平均算来,“一年才涨了400元”。
三年前,于段加入“北漂”大军,刚刚大学毕业的他和王强整租了北京市通州区的一套两居室,和房东一年一续签。在这之后的三年内,于段和王强所居住的房子,以一年涨一次的速度,从月租2800元涨到4500元。
房租每年都涨,王强觉得并不奇怪,但这次的涨幅却出乎他的意料。“今年涨了30%多!”谈及原因,王强告诉记者,“因为中介给了房东更高的钱,5000元。”
据记者了解,北京住房租赁企业向业主收房,通常约定租赁期至少为三年,并承诺自第二年起,每一年的租金将会比前一年上涨3%至5%,其中主要住房租赁企业会将涨幅固定为3%。
记者发现,通过和业主固定租赁期限和租金涨幅,绝大部分住房租赁企业已经能够在至少三年内将手中房源的成本控制在5%的涨幅范围内。但对于租客于段而言,三年内其租金完成了从2800元、3000元、3300元、4500元的“三级跳”,涨幅分别约为7%、10%和36%。
什么原因造成了房价上涨过快?8月17日,“我爱我家”原副总裁胡景晖在一次新闻媒体电话会议上表示,除了供给、需求、季节的因素外,资本大幅度进入长租公寓也是推高价格的主要原因之一。
以北京通州区某小区较为普遍的80余平方米的二居室为例。8月26日,记者调查发现,在相关部门严查之后,在该小区开展收房业务的“我爱我家”“链家”“蛋壳公寓”“达人寓”等企业的工作人员,将其收房价格定在5200元以内,“我爱我家”“链家”价格较为平缓,“蛋壳公寓”则价格较高,与同行业其他主要企业相比,“蛋壳公寓”高了近千元,也明显高于其他企业。
此外,对于企业恶性竞争囤房导致房租上涨过快的说法,有资深媒体人提出不同观点。《华夏时报》总编辑、知名财经评论家水皮曾评论,把房租上涨的棍子全打到企业身上并不合理。房租能涨说明有上涨的空间,市场存在必须租房的刚需。
屡禁不止的“黑中介”
2017年9月末,王林与北京昊园恒业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简称昊园恒业)签订了为期一年的房屋租赁合同,今年8月初,距租期还有近两个月的时候,王林突然被昊园恒业工作人员要求提前退房,理由是“房东要求涨价,但和中介谈崩了,房东不让继续住下去”。不过,此举在后来被房东证实是:“中介长期拖欠房租,自己也看到很多关于昊园恒业的负面报道,于是决定不续租。”
退房之后,王林要求昊园恒业工作人员退还押金和剩余天数的租金,相关工作人员则收回了王林的房屋租赁合同原件、收据原件及其他费用交款凭证,并开具了一张“价值”近6000元退租交接表,承诺一个月后汇款。关于为何汇款要在一个月后,昊园恒业并没有向王林作出解释。
8月21日,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会同市公安局、市工商局、市非紧急救助服务中心等部门,依托12345政府服务热线,开通打击“黑中介”投诉举报专线。而开通首日被查实涉嫌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的23家中介机构中,排名第一位的就是昊园恒业。
王林在得知这一消息后,于8月23日拨打了上述热线对昊园恒业进行了投诉。
如今,距离王林退房已经过去了近一个月,现在能否顺利从昊园恒业处拿到押金和剩余房租,对于她来说,都是一件未知的事情。
记者发现,网络上有不少人爆料和王林有着相似经历。一位曾和王林有着类似经历的租客告诉记者:“他们说好30天把押金和剩余房租退给我们,过了30天根本没有收到,最后我们组织一批房客一起去总部才要到。”
记者通过“水滴信用”网查询得知,昊园恒业已多次因未按时履行法律义务被法院强制执行。其法定代表人王某某还担任其他7家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其中包括,今年8月作为12家投诉较多经纪机构,被集中约谈的北京美澳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北京金华爱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租房贷”陷阱,让缴租变贷款
在李女士看来,“黑中介”是明目张胆“捞钱”,“租房贷”却是在打着幌子“行骗”。
直到“租房贷”的相关新闻出来,李女士才知道自己曾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贷过款,“我一直以为这是缴纳房租的一种新方式,每个月多缴的服务费是给中介公司的,没想到这是贷款的利息。”
2016年9月,大学毕业不久的李女士以“押一付一”的方式,与北京鸿福嘉业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简称鸿福嘉业)签订了为期一年的房屋租赁合同。在缴费过程中,李女士被要求今后缴纳房租必须在名为“会分期”(现改名为“HFQ房租月付”)的微信公众号上操作。
除了第一个月的租金支付给鸿福嘉业外,“会分期”的账号主体会找房(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会找房公司)每月定期从李女士绑定的银行卡上扣除下月的房租及服务费,其中服务费占月租的4%。李女士简单算了一下:“月利率百分之四,日利率就是万分之十三点三。”
记者从李女士与鸿福嘉业、会找房公司签订的这份《分期服务协议》电子合同上发现,这和“租房贷”模式近乎一致:李女士承租鸿福嘉业房屋,会找房公司将第二个月开始的全部租金指定第三方垫付给中介公司,今后李女士在每月分期支付房屋租金的同时,也将支付服务费。
有媒体称,消费者享受着表面“押一付一”的租房服务,实际上消费者以绑定本人名下储蓄卡作担保的形式,通过第三方互联网金融公司,向指定银行申请了贷款。
该互联网金融公司将租户需要缴纳的租金总额,一次性转账给住房租赁企业,住房租赁企业获得了资金来争取更多的房源抢占市场,而消费者需要按月缴纳房屋租金以及服务费。
部分住房租赁企业在租客不知情情况下使用“租房贷”获取资金,存在诱导性欺骗行为。对于租客而言,“租房贷”不仅让租客额外支付了高额的利息,同时也让他们处于高风险的贷款活动之中,一旦住房租赁企业倒闭,租客将陷入“财”“房”两空的境地。
这种事情在不久前就真实发生过。8月,杭州某长租公寓公司宣布破产,该公司表示,租户想要退押金需等该公司清算以后由相关部门统筹解决,也可以自行提起诉讼。这直接导致了4000户租客不仅拿不到先行支付的押金,还依然要每月按时向某APP还钱。
七部委发文
联合治理房地产乱象
6月25日,住建部、中宣部、公安部等七部委发布了《关于在部分城市先行开展打击侵害群众利益违法违规行为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的通知》(简称通知),决定于2018年7月初至12月底,在部分城市先行开展打击侵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先行开展专项行动的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30个城市。
8月20日,有媒体统计,通知下发后,至少有成都、杭州等16个城市陆续下发了细则,至少有山东、湖北等9个省(市)从省级层面让制度落地。从整治重点来看,这些省、市的相关文件,有的与七部委下发的一致,但也有的根据自身的特点新增或细化了相关内容。
除上述30个先行开展专项行动的城市外,有媒体注意到,像岳阳这样不在专项行动之列的城市,同样也出台了整治房地产市场乱象的相关方案。
七部委的通知中,投机炒房行为、房地产“黑中介”被列入此次行动的重点打击对象之中,并公布了相关的整治重点。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吕燕、王强、于段、王林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