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代写“枪手”的百态人生
有人以代写为业脱贫致富,有人代写论文自称“救人一命”,有人将单位科研成果形成论文变现,甚至用于行贿。记者采访多位论文“枪手”及其身边的“观察者”,窥探论文代写者的百态人生。
为什么替别人代写论文?一千个“枪手”可能会有一千种不同的答案。
有人以代写为业脱贫致富,有人代写论文自称“救人一命”,有人将单位科研成果形成论文变现,甚至用于行贿。但是,无论哪种冠冕堂皇的答案,在其背后无疑都会看到“利益交换”的影子。
民主与法制社记者采访多位论文“枪手”及其身边的“观察者”,窥视论文代写从业者的百态人生。
贫困学子的“代笔致富经”
在大学生W的眼中,“论文代写”改变了他的人生和命运。
从出身寒门的贫困学子,到人前显贵的人生赢家,三年“枪手”生涯给他的不只是稿酬,还有此前可望而不可及的人生。
还有不到两周时间,W就将再次回到北京,开始他的研究生学业。与4年前一样,他要乘坐那趟几乎纵贯全国的Z72次列车。与4年前不同的是,他不必再为了节省400元票价而在硬座上煎熬14个小时。
W已经预定了4张软卧车票,要带从未出过远门的父母和妹妹来北京看一看。对W来说,只要花上半个月的时间,帮别人写上七八篇论文,他能拿到的稿酬就足以支付此次全家来京的全部费用。
“代写论文我已经干了3年多了,轻车熟路,一篇经管类或者社科类的论文,最多两天就可以成稿,而且基本不用返工。”W告诉记者,目前他每月可以代写各类论文10余篇,有上万元的稳定收入。
W来自江西中部国家级贫困县的农村,在他前18年的人生里,读书和种地是生活的两大主线。4年前,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一所国家级重点大学。江西农村与北京市区巨大的生活差距一时间让他喘不过气来。
刚到北京时,W的月生活费只有500元,这几乎是家里能够挤出的全部费用。尽管学校为W减免了学费和住宿费,给予他每月400元的一类助学金,并且他还积极从事兼职工作,但生活依然捉襟见肘。
“有一次全班组织春游,要交40元的费用。那个月家里要买种子、买化肥,我已把所有多余的钱都寄回去了。我跟班长说不参加了,他却在班会上提议全班每人1块钱替我捐款,当时脸上跟被火烧了一样。”W告诉记者,由于经济困难,他总感觉会被别人嘲笑和歧视。于是,他在大学一年级阶段拼命尝试各种兼职,但收入并不理想,还多次遇到过欠薪不给的情况。
大学二年级那年,W接触到了论文代写的兼职,这似乎为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一篇8000字的本科论文,视交稿时间和内容难易,稿酬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而一些期刊类的文章更是能够卖到上万元。
自此,W开始了自己笔耕不辍的代写生涯。
“最多一个月,大概写了20多万字吧,赚了将近3万块钱。”W谈道,为了赚钱,他时常逃课,有时候连续几天不睡觉,蹲在宿舍里将各类文章进行拼凑,最后形成一篇能够通过“查重”的论文。
这样的辛苦,为他在多个代写中介机构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也为他带来了每月上万元收入。
“最开始写论文的时候很痛苦,因为不得要领,每篇论文都认真润笔,不仅耗时长,有时候也得不到中介和买家认可。跟同行交流之后,我才知道代写论文一般都是从已有的文章中拼凑出来,再改动一些避免重复率,就可以交差了。”
W告诉记者,在领受一个论文题目后,他会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等论文数据库搜索论文核心关键词,下载几十篇甚至上百篇相关论文,从中摘取可以用的部分,并且挑选一篇最类似的作为框架结构,将摘录的内容补充进去。最后根据需要改变文本表达,达到规避重复率的要求。
“由于高校的校园网一般都可以免费接入中国知网,所以很多代写的写手都是在校学生。”W谈道,在寒暑假期间,他会利用淘宝销售的“知网免费端口”来从事论文代写工作,而在校期间则直接用学校的校园网搜集文章资料。
在从事论文代写之后,W从全宿舍乃至全班经济条件最差的一跃成为生活费最多的一个,其他同学看他的目光也有了转变。
依靠论文代写得来的稿费,W换上了苹果电脑、苹果手机、苹果ipad,还交了女朋友。每逢佳节,W总是出手阔绰地为女友买几百元、上千元的礼物。
“最初挣了钱我是会给家里寄回去的,毕竟家里过得实在太困难了。但是处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身边的诱惑太多,特别是挣钱之后,根本没法再接受原来的生活方式。”W说,自己时常不顾及家庭和经济条件进行非理性消费,他觉得这才像一个“正常人”的生活。
W的突然致富也引发了班级甚至学院内其他贫困生的非议,他们认为W已经不应该再具有享受学费减免、一等助学金的资格。为此,学院辅导员几次找到W谈话,劝他放弃从事这个兼职。
目前,W已本科毕业,9月份即将进入北京另一所985高校就读。在他入学之前,已经跟学校确认过可以享受贫困生的学费减免和各种助学福利政策。
“在找到更合适的工作、兼职之前,我应该还会继续写下去吧。”W告诉记者,未来有更好工作机会的时候,会放弃这份“不光彩”的工作。
执业律师的“捉刀救命论”
代写法律文书是每位律师的基本功,而代写法律类论文则是Z律师近年来开拓的另一项业务。
几年来,他利用业务淡季的时间,独立完成了一些法学法律类的调查和研究,并将这些研究问题撰写成论文,卖给需要论文的买家。这其中,有需要毕业论文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也有急于刊发原创论文的法学法律工作者。
“代写论文”这项业务的开展,源于几年前突发的一场意外。
多年前的一个夏季深夜,Z律师接到了同门师妹L的“求救电话”。
L在某大学做讲师兼班主任,两天后便是该校本科毕业论文答辩,但是L的一名学生没能按时完成论文,面临延期毕业。
然而,这名学生已经通过公务员考试和面试,将要入职中央国家机关。如果延期毕业,她将无法正常入职,失去这个工作机会。面对如此大的精神压力,该生多次表示无法毕业就要自寻短见。
学生能够入职中央国家机关,对于学校来说也是人才培养的巨大成就。如果学生因无法毕业而自杀,那么学校管理层可能也会因此受到牵连。所以,学校领导给L下了死命令——“想尽一切办法让她顺利毕业”。
L将这名女生接到自己的教师公寓,24小时陪护她。可是只做陪护并不能解决该生的毕业问题,学术委员会也不能对一个没有毕业论文的学生授予学士学位,于是L想到了自己万能的师哥——Z律师。
“她希望我能帮这位学生写一篇论文,并拟定答辩的思路,应对两天后的论文答辩。”Z律师说,这是他第一次接到这样的请求,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
Z律师告诉记者,自己答应下来并没有考虑费用问题,纯粹为了讨好师妹L。
之后,Z律师仅仅用了30个小时,一篇逻辑严谨、格式工整的万余字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就随着邮件“飞入”了L的邮箱。
第二天,学生拿着这篇论文顺利通过了答辩。事后,学生家长对Z律师千恩万谢,并送来了一笔不菲的“稿酬”。
Z律师推脱不过,最终收下了人生中第一份“论文代写”酬劳,由此也开启了他替人代写法学论文的“兼职生涯”。
他发现,论文购买的主体除了学生之外,还有一些高校老师、法学法律工作者以及领导秘书。他们有的需要通过提交论文来完成委托课题,有的需要通过发表论文来申报职称,有的则需要为领导撰写专业的发言稿或者学习总结。
“我的论文都是经过严格构思、实证调研,并且由我自己撰写,不像网上其他的论文代写,是从已有著作中抄袭拼凑而来。”Z律师强调,他不是一个职业的论文写手,更不存在抄袭剽窃的情况,只是将自己对学术问题的思考汇集成了论文,借他人之口表达出来而已。
“文章是用来看的,观点是用来驳的。我并不在乎这些观点和研究挂谁的名字,那些需要论文的学生或者老师付费购买我的知识成果,而我所提出的观点又得到了阅读和传播,难道不是互利共赢的结局吗?”Z律师告诉记者,未来他每年或只撰写一二篇精品论文,以更高的价格寻找文章的“第一作者”或者“唯一作者”。
科研学者“成果变现路”
此前《新京报》曾报道,湖北高三女生小张凭借论文等成绩,通过了当年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自主招生初审,但有网友发现,论文第二作者吴某疑是张同学母亲。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吴教授证实,张同学确实是其女儿,相关论文是女儿自己写的,她参与修改。
为了子女获得升学优势,教授能否与未成年子女共同发表学术论文成果,学者是否可以将国家专利发明人的位子让予孩童……类似这样的热议开始在社会上蔓延。
曾经在某国家级研究所从事研究的学者M告诉记者,“专利买卖”和“成果转让”在业内已经形成了市场。
一些学者、研究者将所在单位的科研成果、应用性技术转变成学术论文和专利发明,出售给需要论文和专利的“客户”。
“多年以前,我曾经所在的实验室就有一位‘叛徒’,将我们的实验数据和成果卖给了一个高校学者,那篇论文在业内获得了很高关注。尽管领导表面上说要严查,但事后却不了了之。”M告诉记者,当时他们所从事的研究涉及多个交叉学科,是科研的新领域,可供参考的同题论文很少,且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全国也就几十人,基本都相互认识。
某天,他在一个学术期刊上看到某学者发表了一篇科研成果,内容跟他们正在研究的方向几乎完全一致。M抱着疑惑的态度翻看了整篇论文,直到看完实验数据和理论推导,他几乎可以确定这篇论文的内容来自他们实验室的研究,甚至可以确定源自某位同事之手。
为此,M将这件事报告了部门领导,多次通过匿名举报信的形式向单位及上级领导反映,但举报信最终石沉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