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代写论文大调查

 日前,教育部印发通知,剑指论文造假,再次部署严厉打击学位论文买卖、代写行为,要求对出现论文买卖、代写行为的学位授予单位进行暂停或者撤销相应学科、专业授予学位资格等处罚。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对论文买卖、代写等学术不端行为保持着高压打击状态,有关部门也出台了系列文件。比如,2012年教育部印发了《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2016年国办出台了《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2016年教育部还出台了《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
  高压之下,为何论文买卖、代写市场依然火爆,屡打不绝,屡禁不止?究其根源,其中之一就是“一切指标看论文”的考核评价体系在作祟。当前,对教师、学生,以及一些科研单位或部门用是否有论文发表、发表在什么级别期刊及发表论文数量等硬性指标来衡量。这在客观上助推了买卖、代写论文市场的孵化和壮大,导致从本科生、研究生到博士生,从学生、教授甚至到校长,从普通院校到最高学府,论文买卖、代写现象屡见不鲜。无疑,论文买卖、代写已经成为人才强国建设路上的“新烦恼”“绊脚石”。
  对此乱象,有评论指出,党的十九大提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而大学是学术交流研究之所,更是培育各类人才的摇篮,关乎国家发展大计。因此论文代写负面影响不容小觑,既不利校园扎实、求知、务实学风的养成,又危害青年人才能力的长远发展。论文代写现象的背后,输的是学生,毁的是人才,丢失的是国家前途和民族未来,所以整治论文代写现象势在必行。
  这次教育部再次发文严打严查严处学校论文买卖、代写行为,此举能否遏制论文造假乱象,社会各界拭目以待。
  报道详见02、03、05版
策划人:田 雄 王 涵
执 行:李晓磊 赵春艳 薛应军 邵春雷 周 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