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牢“四个抓手” 营造“四个环境”
山东潍坊高新区政法机关全力保障新旧动能转换
今年以来,山东潍坊高新区政法机关以“细节提升年”为抓手,以深化“作风建设年”为保障,一手抓从严从实从细做好保安全、护稳定工作,一手抓深入解决源头性、基础性问题,服务好全区拆迁清表、项目建设、城市更新、科技金融、民生改善等重点工作,为建设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实现更高质量新发展、加快迈入一流国家高新区行列营造了良好环境。
以平安高新建设为抓手
营造安全放心的治安环境
一是深化“平安指数”创建。采集全区35个社区、277个小区的地址和边界数据,对全区刑事治安警情、集访事件实时上图标注,实现治安热点直观可视化呈现,自动分析高发警情类别、警情走势、高发案区域以及发案比重,精准预测发案走向,科学指导警力投放,提高警力使用效益。上半年,全区各类案事件发生率同比下降7%。二是狠抓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在省、市确定的11个打击领域的基础上,结合高新区实际,重点突出征地拆迁、工程建设、渣土运输等6类打击重点,成立综合协调、摸底排查、依法打击、舆论宣传、执纪监督、督导检查6个专项工作组,广泛宣传,密切协作,打击涉恶团伙8个,破获刑事案件8起。三是加强铁路护路联防工作。建立护路队员、维管段巡线人员、铁路派出所、属地派出所、街道工作人员五位一体的路地协作工作机制,加强对辖区9处桥梁、22个涵洞的值勤巡逻,整治各类安全隐患47处,未发生影响铁路安全运行的案事件。四是强化特殊群体管理。依托社区网格化管理,构建三级社区矫正管理网络,分类管理,分级处置,分段教育,实现了矫正对象安置、帮教率高和重犯率无的“两高一无”工作目标。
以矛盾纠纷化解为抓手
营造和谐稳定的营商环境
一是抓好不稳定因素排查。通过政策意见类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备案12个,推动矛盾纠纷“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变。设立奖励基金50万元,对反映举报危害国家政治安全、公共安全、社会稳定等9个方面行为线索的群众提供200至10万元不等的经济奖励。发动党员及志愿者5126名、社会组织32个、志愿者队伍65支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二是加强人民调解。发挥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第一道防线”作用,把大量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上半年,全区10个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和108个街道社区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矛盾纠纷318件,调成率达98%以上。三是依法化解信访案件。推进“阳光信访、法治信访、责任信访”建设,坚持区、街道(发展区)和政法部门领导干部公开接访制度。
以普法依法治区为抓手
营造风清气正的法治环境
一是积极开展普法宣传。以依法征收拆迁、交通安全、扫黑除恶、防范处置集资诈骗等方面法律法规为宣传重点,组织全区层面普法宣传活动17场次,举办法治教育培训讲座12场次。二是完善法律服务体系。开展法律服务进社区、进企业活动11次,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接待法律咨询1500余人次,发放便民法律服务卡2600张。扩大法律援助范围,与区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中心联合成立法律援助工作站,为生活困难的讨薪人员提供法律援助,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三是加大涉企案件侦办力度。严厉打击合同诈骗、职务侵占、侵犯知识产权、制假售假等涉企经济犯罪,加大对非法占地、非法排污等破坏环境资源类犯罪的打击力度,抓好案件执行,维护良好的经济运行秩序。
以锤炼过硬作风为抓手
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建立完善“三评三查”、政法干警下访基层等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政法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提高服务意识。深入推进“互联网+公安服务”,用信息化手段全面改造交警、出入境、户政管理窗口服务流程,推出出入境证件省内办理、港澳台旅游签注、就近办理出入境证件等6项便民利民措施。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高层次人才落户“无障碍通道”,放宽各类人才落户条件,最大限度精简入区流程,服务建设具有高新特色、环境友好的国际“人才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