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法院通报 全市执行工作情况

  本报讯(记者顾娟 通讯员王岑 殷博文) 日前,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执行工作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苏州法院执行工作整体情况,并发布了保时捷执行悬赏保险案、上海青浦别墅清场协同执行案、金某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执行救助案等12件典型案例。

  据介绍,近年来,苏州法院认真贯彻党中央、省市委和上级法院决策部署,将执行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努力打通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今年是“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决战决胜之年,全市法院紧紧围绕“四个基本”工作要求,以法定期限内实际执结率、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合格率等核心指标为抓手,创新执行举措、规范执行行为、凝聚执行合力,执行工作取得长足进步。

  上半年,苏州全市法院共执结案件31731件,结案率、实际执行到位金额均位列江苏省第一,首执案件法定期限内结案率位列全省第三。司法网拍标的达2569件,成交金额99.57亿元,6家法院网拍金额位列全省前十,市中院、吴江法院位列全国前十。创新开展“执行案件移送破产审查”工作,受理“执转破”案件69件,涉及执行案件1999件,位列全省第一,吴江法院工作经验获最高法院周强院长批示肯定。全面部署开展集中强制执行活动,自今年5月启动“天网行动”以来,共开展集中执行98次、全媒体网络直播16次,出动警力1899人次,实施搜查111次、拘传402人、拘留238人,罚款24人,罚款金额40.7万元,执行到位金额3784.79万元,在全市引发强烈反响。在不断提升执行工作实效的同时,市中院不断加强对下监督管理,先后10次巡查基层法院执行工作,并针对实际情况,定期开展核心指标分析点评,以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当事人的获得感为指引,促进全市法院执行工作整体高质量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苏州中院首次通过公布典型案例的方式,向社会同时展示强力破解“执行不力”与理性阐释“执行不能”两项职责,对于法院穷尽各种手段,用尽一切措施,仍发现被执行人一贫如洗而“执行不能”的情况,主动提示社会公众注意市场风险,避免交易被动、利益受损而客观上无法得到充分救济的情形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