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推动政法事业新飞跃
7月24日,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会在深圳举行。
从党的十九大到党的二十大的五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具有特殊重大意义。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事关“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国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目标,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统筹推进新时代司法体制改革
根据党中央部署,新时代司法体制改革主要包括司法机构改革、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和政法各单位改革等三项任务。
郭声琨表示,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进入系统性、整体性变革的新阶段,改革的内涵外延、目标任务、模式方法发生重大变化。从改革广度看,已从法院、检察院拓展到党委政法委、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从改革深度看,已从破解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效能的体制机制问题,推进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体系。新阶段司法体制改革将进一步触及深层次利益格局调整和制度体系变革,复杂性、敏感性、艰巨性更加突出。
郭声琨强调,要加快完善党领导政法工作的体制机制,切实把党的绝对领导贯彻到政法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法系统得到不折不扣落实。
同时,完善综治维稳、反邪教工作机制,更好发挥党委政法委的统筹协调作用。为加强和优化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党中央决定,将综治职能交由党委政法委承担;将维稳、反邪教的统筹协调、政策制定、指导监督职能交由党委政法委承担,具体实施交由公安机关承担。要建立健全有效工作机制,发挥好党委政法委在综治、维稳等工作中统筹协调、政策指导等作用。对于在基层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县、乡、村综治中心,应做到名称不改、人员不减、职能不变,确保基层平安建设不受影响。
加快健全领导干部办案制度
郭声琨表示,要着力破解责任不实难题,加快健全领导干部办案制度。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在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任务,明确了新时代司法体制改革总蓝图、施工图。
郭声琨指出,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统筹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和综合配套改革,加快构建权责明晰、监管有力、运转有序的司法权运行机制。
他强调,要坚持领导干部入额必办案,完善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由院庭长直接审理机制。要设定院庭长办案的数量底线和质量要求,建立绩效考核、督察通报、公示监督等机制,将办案绩效作为院庭长考核的重要内容,切实防止办案走形式、走过场以及委托办案、挂名办案等现象。要通过给院庭长配备审判辅助人员、精简会议文件等配套性举措,保证院庭长办案制度得到落实。
同时,要全面推行检察长出庭支持公诉制度,完善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制度。
郭声琨还指出,要建立司法辅助人员正常增补机制,严格落实未入额人员转为助理的规定,完善聘用制司法助理、书记员招录管理机制,解决司法辅助人员不足问题。要理顺法官检察官和司法辅助人员的关系,探索实行双向选择、联动考核机制,赋予法官检察官对司法辅助人员的工作分配权、考核建议权。
此外,郭声琨表示,要着力破解监督不力难题,加快构建新型监管机制。要完善院庭长审判监督管理机制,规范审委会、检委会把关职能,推动监督管理的重点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从结果干预向程序约束转变,做到有序放权和有效监管相统一。
深入推进刑事执行制度改革
郭声琨在会上表示,要深入推进刑事执行制度改革,提高刑事执行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水平。
他进一步强调,法院检察院要推进机构整合、职能优化,推动司法人员回归办案一线。要明确四级法院职能定位,完善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工作机制,建设好上海金融法院,稳步扩大互联网法院试点,探索深化跨行政区划法院检察院改革,探索建立国家层面知识产权上诉审理机制,推进司法组织体系现代化。
同时,郭声琨表示,检察院要抓紧设立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加强民事、行政检察部门建设,优化刑事检察部门设置,构建起符合新时代检察工作规律特点的内设机构体系。要稳妥推进公益诉讼制度改革,探索建立特邀检察官助理制度,完善检察建议机制,依法维护公共利益、群众利益,实现“诉讼一案、治理一片”的良好效果。
郭声琨还强调,要深入推进刑事执行制度改革,建设新型监狱体制,深化社区矫正制度改革,完善强制隔离戒毒制度,提高执行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水平。
完善纠纷解决体系
破解案多人少矛盾
郭声琨在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会上表示,要把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整合起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法治规律、体现时代特征的纠纷解决体系,有效破解案多人少的矛盾。
他强调,要健全刑事诉讼制度体系。以刑事诉讼法修改为契机,总结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经验,完善速裁程序、简易程序,推动轻重分离、快慢分道,构建起中国特色轻罪诉讼制度体系,让正义更快实现。要持续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探索捕诉合一。
同时,郭声琨指出,要推进全面实施庭前会议、非法证据排除、法庭调查“三项规程”;深入推进庭审实质化改革,扩大应当出庭人员范围比率,构建起诉讼以审判为中心、审判以庭审为中心、庭审以证据为中心的刑事诉讼新格局,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惩治犯罪和保障人权相统一。
郭声琨表示,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创新刑事司法模式,加快推进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建设,在全国推广应用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人机互动互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刑事司法文明发展新路。要推进刑事诉讼程序与监察委员会调查程序有机衔接,在更高水平上服务反腐败斗争。
郭声琨还强调,要充分发挥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重要作用,切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近年来,民商事案件快速增长,是案多人少矛盾最突出的领域。会议要求,推进诉讼程序精细化,加快推进“分流、调解、速裁”机制改革,完善小额诉讼、电子督促等程序,研究扩大独任制适用范围,深化民商事庭审改革,推动民事案件办理进一步提速。推动起诉、调解、立案、庭审、判决、执行等全程网络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