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家庭教育

    一个婴儿从呱呱坠地到蹒跚学步、咿呀学语,直至探索世界、人格养成、独立生活,父母无疑是孩子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第一任老师。

  然而,事实远非如此。大多数初为父母者,往往育儿知识匮乏、教育方式笨拙,以及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时常打击为人父母的自信。

  于是,一面是渴求系统科学指导的父母,一面是市场良莠不齐的家长培训机构。

  更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决定父母教育好孩子的不是高学历、高职位、高收入,而是较高的教育素质,即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能力。“熊孩子”背后通常有一对“熊父母”,如何成为合格的父母、如何掌握家庭教育的方法论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从国家到普通百姓,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知也愈发趋同。家庭教育早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家事”“私事”,而是关乎社会整体发展命运的“官事”“公事”,是一种具有重要公共利益性的社会事务。

  2016年,全国妇联联合教育部等部门共同印发《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应城乡发展、满足家长和儿童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

  本期策划,将透视中国家庭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家庭教育实验区的探索成果、家庭教育在学科建设和市场化上面临的困境以及家庭教育地方立法实践状况,以期启迪自我,成为更好的父母,更好的学习者和教育者。

相关报道详见0204

策划人:徐秋颖 执行人:薛应军 徐秋颖 周頔 任文岱 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