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出保障新旧动能转换 重大工程十项举措
青岛中级法院知识产权法庭
本报讯(记者孙英哲 戴朋文 □杨祝青 时满鑫) 2018年6月27日上午,记者旁听了山东首例环保社会组织提起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
庭审中,除了社会组织公益性诉讼之外,7名合议庭成员中的4名专家陪审员和中院指派的技术调查官,无疑也是该次庭审的亮点。
据悉,为了服务保障山东半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主导作用,全面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青岛市中级法院积极响应最高人民法院庭审改革等相关意见,率先在知识产权法庭及专业技术性较强的案件中,建立专家陪审及技术调查官制度。
今年4月,青岛中级法院针对知识产权法庭工作实际,推出知识产权审判十大举措,助力山东半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
针对知识产权案件举证难问题,青岛中级法院积极探索知识产权案件证据制度,准确界定证据保全的适用条件,对符合法律规定的保全申请予以积极回应,对具有妨碍诉讼保全情形的,适度转移举证责任。充分发挥公证在证据固定中的作用,对公证证据统一认定标准。加强证据规范管理,根据不同证据特点,制定证据登记、保管、发还规则,避免证据在审判流程中损毁、灭失。
在知识产权案件诉讼过程中,青岛中级法院积极行使释明权,力求实现案件实体公平。青岛中级法院着力建立立案指引制度,通过“菜单式”诉讼指引引导当事人举证。充分发挥庭前证据交换作用,合理分配举证责任,鼓励当事人积极主动提供证据,适度指导当事人补充和完善证据,最大限度查明案件事实。对举证能力明显较弱的当事人,通过释明的方式提高其举证能力,帮助其实现举证能力的平等。
青岛中级法院在知识产权案件中,切实提高审判效率,强化司法救济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具体做法是,加强审判流程管理,通过定期调度、重点督办、上诉流转提速等方式缩短审理周期。重视纠纷的实质性解决,避免机械司法和程序空转,有效提高案件审判效率。依据相关法律及司法政策能够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直接裁判的案件,不因行政程序的进行而中止诉讼,充分发挥司法主导作用。
针对知识产权侵权案件赔偿普遍较低的司法实际情况,青岛中级法院大胆尝试以市场价值为指引,加大损害赔偿力度。裁判时,加强对与创新有重大影响的核心知识产权、具有本地区特色的涉海、涉农知识产权保护,确定赔偿数额时力求准确体现知识产权相应的市场价值。充分考虑侵权行为人的主观状态,适用补偿为主,惩罚为辅的赔偿原则,对具有重复侵权、源头侵权等严重情节的恶意侵权行为,依法适用惩罚性赔偿,显著提高违法成本。对个体零售商、终端使用者等处于侵权末端的侵权行为人,根据具体情节合理确定侵权责任。
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青岛中级法院统一裁判标准,有效发挥“三合一”审判优势作用。司法实践中,加强对证明责任分配和证据标准的研究,深刻把握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诉讼不同理念和固有差异,统一裁判标准。建立知识产权刑事、行政典型案件上报登记制度,准确掌握本地区“三合一”案件相关情况。加强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行政机关的沟通、协调,形成保护合力,提高保护水平。
针对知识产权案件普遍存在的技术事实“查明难”问题,青岛中级法院致力构建技术事实多元查明机制。全力引入技术调查官制度,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从机械、电子、信息、化工等多个相关技术领域聘任优秀专业人员,承担技术调查、技术咨询,与专家陪审、技术鉴定构成技术事实查明体系。通过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诉讼活动,帮助法官理解和查明案件专业技术问题,增强技术事实查明的中立性、客观性和科学性,有效提升司法公信力。
在为青岛地区知识产权权利人提供有效司法保护的基础上,青岛中级法院积极建立跨域保护协作机制,切实方便当事人诉讼。青岛中院与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中级法院签订框架协议,就相关知识产权案件送达保全、巡回审判、司法服务等方面开展交流协作。与烟台知识产权局签订有关协议,就诉调对接、挂职交流、调研宣传等事宜开展交流合作。最大限度方便当事人诉讼,形成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共同体,更好地服务半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优化创新创业法治环境方面,青岛中级法院建立巡回审判庭典型案件庭审公开常态机制,强化青岛中德生态园、蓝色硅谷和高新区等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公开庭审,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良好司法环境。借助巡回审判平台,延伸司法服务,经常性开展知识产权讲座、培训、咨询等活动,增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积极参与园区知识产权国际交流活动,提升青岛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国际影响力。
为了更好地助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青岛中级法院积极发挥“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调研基地”引领和示范作用,加强审判热点难点问题研究,定期发布典型案例,注重调研成果转化,解决实际问题。开展“一带一路”框架下海洋经济创新发展中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专题调研,为半岛蓝色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创办好“青岛知识产权法庭专报”和“青岛知识产权法庭”网站,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知识产权保护良好氛围。
2018年,青岛中级法院继续加强审判队伍建设,为打造知识产权诉讼“优选地”提供保障。在提高政治站位的基础上,注重培养专家型法官,实施法官能力建设“五个一”工程:即每位法官每年至少要办一起精品案件(写出案例分析)、发表一篇学术论文、安排一次直播庭审、组织一次巡回审判、参加一次法治宣讲,提升法官综合履职能力,努力培养一支政治坚定、服务大局、精通法律、熟悉技术并具有国际视野的知识产权审判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