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戒治的“东海实践”
文化戒治的“东海实践”
——江苏省东海强制隔离戒毒所在教育挽救吸毒人员中大展作为
江苏省东海戒毒所秉承“以文化毒、以文化人”的戒毒文化理念,深度挖掘各种文化资源,增加戒毒人员戒治生活中的书香、孝德、法治和生活元素,打造场所特色文化,极大地促进了场所和谐稳定和教育矫治质量的提高。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是江苏省东海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东海戒毒所)带给人的第一印象。
进入正门后,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走在孝文化大道上,沿途可见“涤心池”“养心亭”“青铜书卷”等人文景观。不远处戒毒医疗中心门前,30名“拳友”组成的方队正在场地上演练太极拳,场面震撼。只见他们身着荷叶领、对襟盘扣的白色太极服,一招一式,刚柔相济,如行云流水一般。
这些人不是普通的“拳友”,而是东海戒毒所的戒毒人员。
东海戒毒所的戒毒人员来自江苏省连云港、宿迁、徐州、扬州四地,目前共有1150人。近年来,为了提高教育戒治质效,东海戒毒所下大力气,大力推进以太极文化、版画制作、传统文化等为主题的戒治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如何把毒戒掉,这些年我们在恢复戒毒人员身体健康方面集思广益,也动了很多脑筋。简单地说,我们尝到了甜头。”东海戒毒所副所长王健说。
唱响太极戒治之歌
“放开我,放开我……”
在东海戒毒所根据真人真事拍摄的一部微电影中,戒毒人员刘某在宿舍内近乎疯狂地大喊大叫,并抓咬4名劝阻他的戒毒人员。
刘某抓起东西就乱打乱砸,逼迫其他4名戒毒人员难以靠前。闻讯而来的民警大声呵斥,刘某不仅没有停止,还负隅顽抗和民警对峙,情况危急。
随后,民警陈荣军赶来。他目光坚毅,推开同事,不动声色地用右手抓住刘某的右手,左手轻轻翻转,以柔克刚瞬间制服了刘某,刘某手中的物品咣当落地。
陈荣军是陈氏太极拳的第20代传人,在东海戒毒所有着“太极宗师”的美誉,他在东海戒毒所设有陈老师“太极拳+”工作室,是推广太极文化的“总教头”。
5年前,东海戒毒所在国内率先推行了“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戒毒康复训练工作,现在这项运动已从最初的小部分戒毒人员参与发展到现在的全员参与。
近年来,吸食新型毒品人数呈增加趋势,吸食冰毒后,会造成戒毒人员身体和心理的损害,以至于他们无法承受剧烈运动,而动作舒缓的太极拳能让戒毒人员的心很快静下来,无疑是康复的最佳选择。
太极文化博大精深。为了让戒毒人员恢复身体、修复心理,东海戒毒所在戒毒康复训练中带领全体戒毒人员练习太极,由于太极拳动作圆柔舒缓,能让戒毒人员内在意念和外在形体动作达成一致。
徐州籍戒毒人员丁某,刚到戒毒所时情绪暴躁,和父母及两个孩子关系很僵,常常是打电话不到十秒钟就情绪激动,有时把电话都摔掉。为了避免矛盾升级,民警建议他通过书信方式和家里沟通。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太极拳训练和心理疏导后,丁某连续写了四封信,画了四幅画寄给父母和孩子。原本不愿来戒毒所看丁某的父母看到了他的表现,后来到戒毒所看他。看到父母,这个身高一米八的汉子痛哭流涕,后期丁某戒治非常顺利。
由于练习太极拳能修身健身,戒毒人员参与积极性比较高,体质也有了很大提升。东海戒毒所康复科科长李志良介绍,太极拳训练让所有戒毒人员尝到了甜头。最近几年,全省范围内,每天戒毒人员外出就诊的人数只有东海戒毒所保持在个位数。
练习太极拳是东海戒毒所戒毒人员的必修课,并定期考核。现在东海戒毒所设有太极拳的普及班、进修班和精修班。此外还成立了100人规模的太极拳展示方队、64人规模太极拳表演团队、24个太极拳兴趣小组,连续三年举办“千人太极”成果展示活动,“太极拳+”戒毒康复品牌效应显著。
奏响版画创作之曲
在东海戒毒所心理矫治中心一楼,十余名版画兴趣小组的戒毒人员正在紧张地忙碌着。他们表情专注认真,用手中的刻刀一刀一刀地进行版画创作。四周白色墙壁上,悬挂的是已经成型的版画作品,作品中无论是人物还是花鸟虫鱼皆栩栩如生。
这里的民警介绍,每幅版画有多少种颜色就要印多少版,一幅版画成品至少需要刻制一万刀以上,而完成时间则需要20天到一个月之久。
正在刻版画的戒毒人员杨某告诉民主与法制社记者:他们每周要来这里5天,他自己有绘画基础,对版画很感兴趣,他认为刻版画能磨练他的耐心,达到修身养性的功效。
据了解,东海是版画之乡。依托全国版画之乡地域优势,东海戒毒所积极与全国著名的东海县版画中心协作,探索版画艺术在戒毒康复工作中的实践与应用,利用版画戒治,陶冶情操,促进戒毒人员健康心理、改善人格。戒毒人员创作的多幅版画在省、市、县三级版画比赛中获奖。
众所周知,吸食新型毒品易使人产生幻觉,精神不集中,且有暴力倾向。事实证明,通过版画戒治效果不错。
2017年10月,东海戒毒所通过跟踪参与版画人员发现,他们在人格特质方面有了明显变化,意志力得到了锻炼,在生活重塑信心方面也更加积极向上,而且掌握了刻制版画的技能,会让戒毒人员终身受益。
值得一提的是,东海戒毒所允许强制隔离戒毒期满的戒毒人员挑选几幅他们创作比较好的版画作品送给家人,以帮助他们修复家庭关系。
此外,为了让戒毒人员能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东海戒毒所还开设了厨师培训班,培养他们的一技之长,培训班受到戒毒人员的普遍欢迎。
吹响传统“文化”之号
东海县是江苏省连云港市下辖县,北与山东省临沭县交界,受儒家文化和徐州汉文化影响颇深。
针对部分戒毒人员不懂得感恩、不懂得珍惜的实际情况,东海戒毒所坚持“以文化毒、以文化人”的戒毒文化理念,深入推进传统文化建设。
戒毒所将传统的24孝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形成了新24孝,打造了孝文化大道,弘扬孝的精髓和内涵。
南京籍戒毒人员程某是家中的独子,母亲常年有病。程某曾多次出入少管所被拘留。来到东海戒毒所后,程某破罐子破摔,看不到希望。民警从孝道和感恩的角度对他进行多次教育。前段时间,程某的父亲裹着大衣在早晨八点多就来会见。问了之后才知道,为了节省住宿的钱,其父亲在前一天晚上从南京骑摩托车赶了800多里夜路过来。程某父亲从怀中掏出硬币和零钱为程某买生活用品,他对程某说:“你妈妈非常想你,让我过来看看。”会见规定时间是30分钟,结果其父亲就跟程某讲了10分钟又骑摩托车回去了。
这件事对25岁的程某触动非常大,解除强制隔离戒毒后他也表现得非常好,至今没有复吸。程某说:“我能回报父母的,就是积极戒毒。”
东海戒毒所包括四个常规大队、一个入所和一个出所大队。基本形成一个大队一个品牌,从公共区到大队形成了完整的戒治文化体系。
如,四大队打造的家和文化有声有色。四大队一中队每一条走廊、每一面墙壁、每一处角落都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和实效,随眼可见围绕和谐和善的“和”文化为主题的名人名言、宣传标语、亲属寄语、心理漫画。戒毒人员宿舍的墙上悬挂着他们的全家福,以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就连每个戒毒人员用于刷牙的杯子上,都写着一个字。这些字连起来就是“远离毒品危害,成就健康未来”。既让大家牢记毒品的危害,同时告诉宿舍里所有戒毒人员,他们之中即使少一个逗号,都不能成为一个整体。
四大队二中队以家文化为中心,走廊上贴满了如“爸爸,你在哪儿,抱抱我,给我一个完整的家”等孩子、父母、妻子对戒毒人员的寄语,旨在打造一个温馨的家,让他们时刻牢记作为父亲、儿子、丈夫的责任。
四大队大队长陈飞说,“和”文化的主要含义就是告诫这些戒毒人员说话要和气,做人要和善,为人要和睦,一起构建和谐家园。
除了传统文化教育,东海戒毒所还有书香苑,每周三,处遇好的戒毒人员还可以在此看书,听音乐,看电视剧,练习书法,在唱吧唱歌,在3D影院看电影。
东海戒毒所副所长王健表示,孝文化与家和文化的建设,既是对戒毒人员的教育,也是对民警教育。两年来成效非常明显,戒毒人员在所期间,戒治气氛浓厚,警戒关系和谐,戒毒人员之间关系融洽。
王健说,下一步东海戒毒所将立足场所实际,整合资源,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地域特色文化和场所戒治文化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文化在教育矫治中的功能作用,倾力打造向上向善的人文环境,同时,在现有亮点工程的基础上继续打造精品文化中的精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