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锡后续照管的三级网络探索
为主动适应禁毒戒毒形势要求,不断提升戒治工作质量,无锡市司法行政部门构建了后续照管的三级网络,服务依法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启动后续照管工作3年来,后续照管1552人,戒治操守总保持率达82.09%以上。
今年6月7日,后续照管人员黄某又一次来到无锡后续照管工作指导站。算起来,黄某解除强制隔离戒毒接受后续照管已经4个月了。
这次黄某特意为了工作的事而来。他告诉记者:“明天要去面试!”工作是无锡后续照管工作指导站的社工潘红娣帮他介绍的,一份是物业保安工作,另一份是共享电瓶车充电员工作。黄某更倾向于后者,他的理由很简单,想多挣一点。
此前,潘红娣已经帮助没有住房但符合条件的黄某申请了公租房。黄某非常感谢潘红娣,叫她潘姐。由于黄某曾两次吸毒,因而导致家庭关系紧张,父母不能接受他,是潘姐上门调解,令他现在的家庭关系慢慢好了起来。
据了解,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的3个月至1年时间,是复吸的高危期。在此期间,他们经常会面临无业可就、生活无依、社会歧视、亲友遗弃的重大压力,是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
2015年7月起,针对被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所依法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和所外就医人员,无锡后续照管工作正式启动。
近三年来,无锡后续照管人数达1552人,戒治操守总保持率达82.09%以上。“我们后续照管工作就是要帮助戒毒人员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帮助他们重新开始新生活。”无锡市司法局局长杨智敏告诉民主与法制社记者。
司法行政系统主动作为
2015年1月,江苏省司法厅厅长柳玉祥在该省司法行政工作会议上,专门提出了开展对解除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实行后续照管的工作要求,后续照管服务期限为一年,并将后续照管作为司法行政服务延伸的一项重要内容。
过去的情况是,戒毒人员在两年强制隔离戒毒期间归司法行政部门管理,从强制隔离戒毒所出来回到社区后,就与司法行政部门关系不大。这部分特殊人群的工作是由公安等政法综治部门牵头,社保、医疗卫生、民政等部门提供保障,而司法行政部门只是参与。
可以说,司法行政部门没有后续照管的职能。然而,开展这项工作的阻力,并不是来自于外部,而是来自于司法行政系统内部。
“后续照管绝对不是帮助一个人那样简单!”杨智敏表示,对于后续照管,当时司法行政人是有想法的,大家的想法是:“这不是我们的工作职能,又费力不讨好,我们要主动拿过来干什么?”而对于这项工作能取得多大的成效,有多少意义,不少人是持怀疑态度的。
显然,这项工作一没有人员编制,二没有财政专项经费保障。既无经验可遵循,又要做大量的工作,前途未卜。
“但我们厅长的站位很高,他认为司法行政部门之所以要对这部分人员进行后续照管,是因为戒毒人员在我们手里两年,民警对其性格脾气、心理以及各方面的情况都有比较好的了解,后续再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帮扶活动,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杨智敏告诉民主与法制社记者。
杨智敏还清晰地记得在省司法行政工作会议上,厅长柳玉祥还说:“我们真不希望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今天离开了我们的戒毒所,出去没多久又送了过来,然后变成一个恶性循环。”
对于省厅的要求,尽管有怀疑和不解,但司法行政人的执行力是不容置疑的。大家在研究后感觉到司法行政机关在这件事上应该有所作为。因为无锡市的吸毒人员多,保守估计在15万人左右,在全省一直处于领先。这其中的原因包括,改革开放后,无锡乡镇工业特别发达,沾染毒品的经济基础比较好;另一方面,无锡是枢纽,交通相当发达,不少毒品的运输都在此处进行交易。而来自公安部门的数据显示,这部分人群刑事犯罪率很高。
“自觉担当,主动作为。”基于以上原因和理由,在经过几次内部讨论后,大家逐渐统一了思想认识:主动适应禁毒戒毒形势要求,将后续照管作为为民办实事的一个重要抓手。2015年6月26日,无锡后续照管工作指导站揭牌;7月,无锡解除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后续照管工作正式开展。
工作前移到戒毒所进行宣讲
无锡后续照管工作指导站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到强制隔离戒毒所对即将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戒毒人员进行宣讲并作出九项服务承诺,从而让戒毒人员知道,司法行政机关能够帮助他们解决离所后遇到的种种问题。
“我们会在戒毒人员强制隔离戒毒期满一个月前到戒毒所进行宣传,并与其签订《后续照管服务协议书》。同时,在其出所后第一时间电话联系,要求其前往后续照管服务站登记,确保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戒毒人员从出所到接受照管服务无缝衔接。”无锡后续照管工作指导站副站长、句东强制隔离戒毒所民警周军告诉记者。
《后续照管服务协议书》的内容就是要告诉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离所后要到什么地方找什么人,以及司法行政后续照管服务站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就业、子女入学、办理低保、申请公租房等与之密切相关的问题,取得戒毒人员的初步信任。
同时后续照管工作人员还会送给戒毒人员每人一张统一印制的服务卡,上面有后续照管指导站和工作站的地址和联系电话。
不可否认,就业一直是摆在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戒毒人员面前的一个难题。今年2月,在戒毒所听到宣讲的黄某,抱着试试看和半信半疑的态度,在解除强制隔离戒毒后到后续照管服务站进行了登记。后续照管工作人员详细了解黄某的家庭情况、戒毒经历、存在的困难及未来打算后,为其制定了详细的个性化照管方案。
同许多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戒毒人员一样,黄某已有两次吸毒经历,吸毒前在家中无所事事不想工作,没有正当职业染上毒瘾,吸毒后想找工作却处处碰壁。
黄某说,自己在第一次解除强制隔离戒毒后一年左右,便又开始吸毒了。“当时出来后就在家里呆着,找工作人家老板听是吸过毒的就不要了,时间一长就和以前的朋友又联系上了,走上了复吸的道路。”
这次在后续照管服务站,黄某感受到了服务站家庭般的温暖,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就像姐姐一样,帮他修复家庭关系,办理低保,介绍工作。
记者见到黄某的第二天,他就要去面试。后续照管服务站的工作人员潘红娣答应和他一起去。黄某告诉记者,现在一想到面试,他一点都不紧张了。
与黄某经历相近的戒毒人员顾某曾有三次吸毒和三次强制隔离戒毒的经历。2016年1月,她参加了无锡后续照管指导站在强制隔离戒毒所举办的宣讲会,离所后,得到了无锡市后续照管指导站工作人员无微不至的关心,申请住房补贴,帮助她找工作。现在由于表现好,顾某在一家染发店当上了店长,全权负责店内事务。
顾某还给无锡后续照管指导站送来了感谢信,她告诉记者:“如果早两年有后续照管,我就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吸毒了。”
构建三级网络
画出最大“同心圆”
自2015年7月无锡开展后续照管工作至今,目前无锡市已完成三级管理网络建设,全市的7个工作站、82个服务站全部挂牌,为各辖区内的照管对象提供教育引导、就业培训、心理咨询帮扶救助等服务。
后续照管的三级网络包括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后续照管的名称分别为后续照管指导站、工作站及服务站。这样做的初衷就是,充分考虑照管对象的便利性,实现家门口就近照管。
“无锡后续照管工作指导站的职能定位是指导,我们不希望照管对象都到这里来。如果每次都要跑到市里,由于太远,照管对象走了两次,就会厌烦不来了。我们通过主动介入,将工作下沉到社区、街道,就是想让照管对象能够多和我们沟通。”杨智敏表示。
据了解,为了便于沟通,后续照管指导站的站长一般由戒毒所的民警兼任。民警在当月就要拿到下一个月即将解除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名单和详细资料,然后当月就把名单分到各区县,区县再分到下面的司法所。在戒毒人员出所前一周,后续照管工作人员会主动与其家属联系,做好对接工作。工作人员经常遇到不少家属说:“你别跟我讲,我没有这个儿子。”于是工作人员就会苦口婆心做工作,直到做通为止。
此外,针对无锡市自身情况,无锡市司法行政系统还主动扩大了照管人群的覆盖面,将后续照管服务期限由省级规定的1年拓展为3年。
经过近3年的发展,无锡后续照管工作成效显著。截至2018年5月底,无锡市在册照管对象1552人,照管率97.68%,并实现照管对象零投诉。在2017年度江苏省后续照管工作考核评比中,排名第一。照管对象中保持戒治操守人数达到1274人,戒治操守总保持率达82.09%,其中,一年期内解除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戒治操守保持率为94.01%。
此外,针对无家可归、无亲可投、无业可就的重点特困特殊照管对象,无锡市梁溪区的棕丝带社会工作服务孵化基地通过吸纳辖区18家社会组织及爱心企业加盟,并与辖区慈善爱心工场合作,打造微就业基地群,解决其过渡性安置及就业问题。
现在,对于无锡后续照管工作人员来说,最高兴的莫过于每次看到照管对象及家属送来的锦旗,照管对象送来的结婚喜糖等等。每到此时,他们觉得这项工作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没有白干,再苦再累都值得。
无锡后续照管工作指导站副站长周军介绍,服务站通过对照管对象建档、定期回访等方式,及时了解其思想动态和生活状况,并针对遇到的困难提供就业扶持、职业培训、就医就学、心理咨询等帮扶服务。同时,服务站还会定期从公安禁毒部门获取照管对象的尿检信息,掌握其操守保持状态。“我们还启动了‘千人工程’,照管期满后,只要不复吸,遇到困难找我们,都会尽力帮助。”
“我们挽救一个吸毒人员,就是挽救一个家庭。作为一种柔性的管理方法,我认为后续照管完全可以推广。今后,我们将放手去干,继续前行。”周军表示,今年8月到9月,无锡后续照管工作指导站还将在无锡、江阴、宜兴三地同时举行特殊人员专场招聘会。据了解,为了能让特殊人员就近就业,招聘会计划将有200家爱心企业招聘,提供1000个以上的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