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关爱书写反邪篇章

用关爱书写反邪篇章

——访广州市白云区景泰街综治信访科科长张建徽

□本社记者 陈创中

□通讯员 吕福荣

  

  要书写白云区反邪教工作的成绩,给“关爱之家”的笔墨应是最为浓重的。20161月,在实地考察了该区“关爱之家”的创建模式和运作方式后,广州市白云区委政法委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被授予全国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如今,“关爱之家”已然成为白云区反邪教工作的一张亮丽名片,其做法在全市得到了广泛推广。近日,记者走进“关爱之家”这颗种子最早萌芽地——白云区景泰街,透过景泰街综治信访科科长张建徽的讲述,不难发现,景泰街探索以关爱叩开误入邪途者心扉,其成功有着必然性。

从心出发的关爱模式

  20136月,在广州市白云区委政法委防范办的具体指导下,景泰街试点探索反邪教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当时接过任务棒的正是张建徽。在参观学习了深圳、南京等地“爱心家园”工作模式以后,立足于反邪教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她提出要在家庭综合服务中心选址建立“关爱之家”,以定期组织关爱活动为抓手,为所有已转化邪教人员提供资料借阅、谈心交流、技能培训、扶贫助困等服务。

  张建徽告诉记者,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是最贴近社区居民生活的平台,在这里,关爱对象可参加健身、合唱、书法、摄影等兴趣班,有专业特长的,还能在社区知识讲座中客串讲师。此外,张建徽深知,单纯说教形式,其实收效甚微。要让关爱对象能真正从思想根源认识到邪教的危害,必须要改变工作模式,一切从心出发。

  20136月,景泰街辖区的李某因派发邪教反宣品被当场抓获,送到“关爱之家”,彼时,正值“关爱之家”成立之初。

  “关爱小组以一周两次的频率上门,与她交流谈心,并多次组织她到‘关爱之家’参加活动,慢慢地,她开始接纳了我们,精神上逐步回归正轨。”张建徽介绍。眼看着关爱活动转入巩固阶段,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几个月后,李某却开始躲着关爱小组。经过深入了解,张建徽发现,问题很可能出在李某的丈夫身上。“只要工作人员去找她,她老公就骂她。”张建徽决定要跟他聊一聊。

  在李某丈夫每天上午去公园活动的路上,张建徽“巧遇”了他,并诚恳地邀请他到“关爱之家”坐一坐。经过交谈,张建徽发现,李某丈夫同样希望爱人能真正脱离邪教组织,之所以对关爱小组有抵触是出自误解,以为是政府派来为难她的。为此,张建徽耐心地向他介绍了“关爱之家”的工作模式,彻底消除了他对关爱工作的误解,还主动配合“关爱之家”的工作。

与关爱对象做朋友

  “要是能早20年认识你,像朋友一样说说话,我就不会走那么多弯路了。”曾经,因为沉迷邪教,钟某原本美满的婚姻破裂,性格本就独来独往的她,身边连个知心的朋友都没有,情绪十分低落。

  张建徽得知这一情况,多次找到她谈心,开导她。在“关爱之家”组织活动时,张建徽总是拉着她的手,像朋友一样热络地聊天。慢慢地,两人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遇到生活上的困惑,钟某都会第一时间跟她谈。

  “改变工作方式后,最明显的变化是,关爱对象愿意跟我们交朋友,说心里话了。”张建徽说,通过一次次与关爱对象交流谈心、真诚沟通,进一步掌握关爱对象的思想动态,能有针对性地做好巩固帮教工作。

用电波传递关爱

  “街道的工作就是这样,忙碌又琐碎。”采访多次被工作电话打断,张建徽有点抱歉地对记者说。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除了日常的工作联系,张建徽的手机号码还是关爱对象倾诉的心理热线。即便关爱对象户口已经迁出了景泰街,还是能透过电波与张建徽时常联系。

  20169月,许某刑满释放后成为景泰街的关爱对象。服刑9年,许某与社会脱节了。她与丈夫早已离婚,与儿子更是多年失联,只有一个弟弟常居北京。从走出监狱大门的那一刻,许某生活的困窘接踵而来,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她的户口问题。

  “她的户口已经被注销了,所幸她名下还有套房产,我们就帮她拿着房产证去上户口。”为了能尽快帮助许某把户口问题解决,张建徽和同事顶着烈日,带着姐弟俩到区公安分局户籍科等单位跑了两天,上了户口,又指引他们去办理社保等问题。张建徽两天来忙前忙后的举动,许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当拿到户口本的那一刻,她感动地紧紧握着张建徽的双手,嘴里不停说着“谢谢”。

  在谈话中,许某透露出对儿子的思念之情。张建徽知道,即使是多年来失去了儿子的音讯,也不能割舍这份血浓于水的情感。为此,张建徽几经周折,终于联系上了许某在境外就读研究生的儿子。周末,母子二人终于团聚。“她马上就给我打了电话,说见到儿子了。”经过这两件事,许某对张建徽十分信任,无论遇到开心的事情,还是烦心的困难,都会习惯性给张建徽拨个电话,有时候,一聊就是1个多小时。虽然许某户口已经迁出了景泰街,但是她与张建徽的联系一直没有断过。

  “我的手机号码,他们都有,都能随时打电话找我。”张建徽对记者说,看着关爱对象在自己的努力下,生活慢慢回归正轨,彻底从邪教的泥潭中脱离出来,是这份工作带给她最大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