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潍坊坊子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多措并举促落实 凝心聚力抓监管
□本社记者 孙英哲 □韩林灏
今年以来,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市场监管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紧扣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以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助力“四个城市”建设为己任,强监管、重安全、创机制、抓作风,夯实基础、励行创新,突出抓好证照分离、登记便利化、食品安全监管、特种设备安全、品牌争创、维权共治等重点工作,努力营造宽松平等的准入环境、重商亲商的营商环境,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积极向上的发展环境和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动能转换和维护市场秩序做出了突出贡献,被群众誉为动能转换的“助推器”,市场秩序的”守护神”。
固化再造行政审批服务流程
加力推进动能转换“坊子速度”
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落实简政放权,坊子区市场监管局提高登记审批效率,降低企业、个体市场准入制度性成本,激发城市活力,打造注册登记“坊子速度”。今年以来,全区新增企业602户,同比增长55%,新增个体户611户,同比增长10%,全程电子化登记业务办理量也位居全市前列。
固化“零跑腿”“最多跑一次”审批流程,推进业务样本制度化。进一步优化、再造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按照“环节最少、时间最短”的要求,通过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等方式,清除让企业和群众来回奔波的关卡,进一步减少压缩办理时限。一是制作示范文本,简化办事内容。按照设立、变更、备案、注销等日常需要的各类登记业务,共制作示范文本16种,全部放置到登记窗口,并将示范文本电子版上传至公共邮箱,供申请人下载打印使用。实行网上受理与窗口审核相结合,使申请人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办事流程,从而做到快速办理登记。二是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减少审核时间。针对企业登记所用的表格类和文书类材料,再造工作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其中,表格类材料全部推行“网上预审”,申请人网上申请“零跑腿”事项,审查人员指导企业按照登记文本格式和相关要求,对号入座填写并从网上递交相关材料,工作人员即时进行预审,发现错误即时指导更正,申请人将通过预审的材料递交窗口审核即可。该举措替代了传统注册窗口受理纸质材料的环节,有效减少了因为材料不合格导致的往返跑腿。加快推进全程电子化审批登记,实现互联网条件下市场主体申请、身份认证、电子签名、网上审核、网上发照、网上公示,真正体现了“零见面、零收费、无纸化”。三是创新审批体制,压缩办结时限。推行一审制、审核制、合议制“三制合一”的审批新体制,窗口部门直接受理、审查、核准、打印、发放证照。目前,所有登记业务在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情况下,将原来承诺的3个工作日进一步压缩到2个工作日内办结,90%的工作可实现当日办结。
实行“一对一”精准服务,实现高效办理程序化。制定出台《注册登记快速通道建设与实施方案》,对全区重点项目、骨干企业实行限时办结、首接负责、预约登记、“绿色通道”等多项服务制度,重大项目实行一对一精准服务,构建登记审批“快车道”。一是预约服务。公开快速通道预约服务电话,服务对象可预约服务时间,随来随办,并为有特殊需要的申请人提供工作日延时服务。二是准备服务。窗口可根据服务对象委托,由专人负责,指导企业完成注册登记的法定流程事项,为其提供登记注册法律法规咨询,指导服务对象填写登记文本及起草有关登记注册文书,及时为服务对象完善登记资料,帮助服务对象一次性完成登记注册。三是优先服务。坚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对进入快速通道的登记项目,如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实行“最多跑一次”服务,及时办理。四是联络服务。对通过快速通道设立登记的企业建立联络服务,及时为企业提供政策法规咨询,在工作职责范围内协助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疑难问题,为企业提供有效政策服务。95分钟完成上海普道财务咨询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注册业务,50分钟完成新型环保砂项目注册登记,刷新了企业注册登记用时记录。
发扬“店小二”服务精神,做到贴心服务常态化。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强化窗口工作人员宗旨意识,主动亮身份、树形象、作表率,通过“笑脸相迎、周到接待、热情相送”的“店小二”式贴心服务,打造“门好进、事好办、脸好看”的政务服务环境。一是强化“店小二”的热情和主动服务理念。把“只说怎么办,不说不能办”作为窗口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等你办”为“帮你办”,让企业享受到“一站式”贴心服务。在接受咨询和审查登记资料时,实行“咨询事项一次说清,办照程序一次讲清,登记表格一次发清”,确保申请人到窗口办事“随到随办,办完即走”。同时,设置专门窗口现场协办,业务不熟现场咨询、出现错误现场更正、发现问题现场解决,切实杜绝了多跑腿、反复跑的现象。二是提高“店小二”的专业和精细化服务水平。针对注册登记制度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加大对窗口人员培训力度,通过学习、授课、讲座、考试等形式,提高窗口人员业务能力。同时,坚持窗口人员规范着装、挂牌上岗,坚持使用文明服务用语,做到礼貌服务、微笑服务和规范服务。三是完善当好“店小二”的倒逼机制和保障。建立严格考核制度,对登记窗口及工作人员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年度考核制、过错追究制,发现社会公众投诉及时介入调查处理,促进“店小二”意识内植于脑、外化于行,打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亮剑“3·15”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建设高效消费者投诉举报受理平台。为实现投诉举报向常态、长效机制转变,该局成立投诉举报中心,整合“12331、12315、12365”投诉举报热线,转办12345市长公开电话、12341为民服务电话、行风在线等民众诉求,由业务科室及各监管所、执法大队具体承办,形成了分工合理、权责明确、体系健全的投诉举报调查处理机制,认真、公正地处理每一起咨询、申诉、举报,去年共受理各类投诉举报1001起,同比增长257.5%,处置率、回复率、办结率均为100%,群众满意率99%以上,今年,仅一季度就受理并办结投诉举报420起,开拓了坊子区市场监管领域投诉处理工作新局面。
拓宽打假除劣覆盖面。定期分析梳理投诉举报信息,聚焦消费者反映强烈、投诉集中的突出问题,科学确定监管重点,拓宽打假除劣覆盖面。坚持日常检查、专项检查和重点抽查相结合,加大对重点行业的监管力度,逐步完善“诉转案”工作机制,严厉查处质量违法、假冒商标、虚假宣传、无理拒绝承担经营者义务等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件。
深化消费维权知识宣传教育。利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5·20世界计量日”“质量月”等固定节点,以设置公益广告,发放知识手册、宣传画等方式,开展消费维权知识宣传,向广大市民宣传消费安全知识;开展消费维权知识宣传进企业活动,引导企业遵守法律、诚信经营;利用政府门户网站、“微政务”、广播电视等载体,发布消费提示,曝光典型违法案例,引导消费者科学消费、理性消费。
下一步,坊子区市场监管局将大力推广建立消费纠纷快速处理绿色通道和消费环节经营者先行赔付制度,同时,在加强消费纠纷调处基础上,着力深化实施经营者约谈制度,加强对投诉多的业户的约谈整改,深化网络维权、诉调对接工作,提升维权效能,打造良好消费环境。
“四个强化”筑牢食品安全网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强化抽检投入。实施食品安全快检全覆盖工程,推行“政府主导并购买部分服务、市场开办者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驻”的快检室运行新模式。目前,已建成覆盖大型超市、农贸市场、基层监管所的9处快检室,并已全部开展工作,其中流通领域的5家快检室全部完成第三方托管。按照“有产地产出证明的随机快检,无产出证明的批批快检”的原则开展检测,对所有检测产品逐一建立台账、保存检测小票、现场进行公示,日均检测量达到300批次左右。同时,今年还先后监督抽检食品205批次,对抽检不合格的9批次产品全部依法严格实施后处理,并全部公示在政府网站,为广大消费者合理选购食品提供了参考。
强化治理整治。坚持以“重要时节”为契机、以“专项整治”为推动、以“常态监管”为保障,着力开展食品安全治理整治。在食品生产环节全面检查食品生产企业获证条件的有效性及落实情况,严厉打击食品生产“黑窝点”,对乳制品、肉制品、食用油、白酒、饮料、桶装水、豆制品、食品添加剂、儿童食品等重点食品开展风险检测,防范系统性风险发生;在食品流通环节严厉打击无证无照经营行为、侵权仿冒和制售“三无”食品行为,加大食品质量抽检,深入排查风险隐患,严厉打击不合格食品下架退市不彻底、经营者销售过期变质食品等违法行为,开展校园周边“五毛”食品专项检查,确保校园周边小食品安全;在餐饮环节全面检查餐饮企业持证情况,全面检查餐饮企业卫生环境、安全防范措施、原材料质量把关情况及落实进货台账、索证索票、质量承诺等制度情况,对餐饮设施、卫生条件、凉拌菜、酱制品、自制饮料等进行快速检测和实验室检测。今年以来,已开展30余项专项整治行动,查处食品违法案件40余起,有力打击了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强化示范引领。坊子区市场监管局积极引导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增强商标和品牌兴企意识,深入开展“食安山东”创建活动,分管负责人带队,深入企业宣传,现场办公,现场指导,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和单位,派专人一对一指导帮扶。目前全区获评“食品生产加工示范企业”3家、“食品流通示范单位(店)”3家,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全部达到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或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相关标准。大力实施“亮企”“亮店”“亮厨”行动,全区先后已有5家生产企业“亮企”生产,800家流通业户“亮店”经营,50余家餐饮单位“明厨亮灶”。树立起了一批具实力、具潜力、具活力的先进典型,引导全区食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强化社会共治。在全区282个行政村和城市社区均建立了食品安全宣传教育一条街、文化大院和公示栏,定期广播食品安全常识,向居民提供宣传教育材料,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学习,公布食品安全信息,编印1万余份《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手册》下发至街道(发展区)、村(居)、学校、企业等单位,广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同时,鼓励社会监督,利用网站、微信等媒体渠道,广泛收集群众的投诉举报,做到有求必应,有诉必理,有案必查、有查必果和及时反馈,引导社会人员参与食品安全共治。今年以来,共受理食品安全类投诉100余起,处理结果满意度达99%以上,参与食品安全共治在群众中逐渐形成共识。
服务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
助推企业“走向国际竞争”
大力宣传,积极引导。商标是生产经营者知识产权的载体和标志,是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先行“名片”,更是国际商业通行证,目前该区商标持有量已达2250件,为唤起品牌潜力,助推新旧动能转换,坊子区市场监管局通过走访调研、召开企业座谈会等形式,积极向企业宣传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意义、方法和途径,使企业对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有了初步了解。
全面指导,主动帮扶。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企业,实行“一企一策、个案指导、上门服务”的人性化举措,就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的申请程序和途径,以及商标的运用和保护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讲解,发放商标国际注册知识手册等相关材料。同时为企业出谋划策,进一步夯实企业申请基础,增强企业优势。截至目前,坊子区先后有潍坊鑫顺铸造有限公司“鲁源”商标、潍坊一诺机械配套有限公司“一诺”商标、山东鼎梁消防科技有限公司“鼎梁”商标提交了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
强化监管,保护专权。定期抽查企业商标使用情况,指导企业规范使用注册商标,完善企业商标制度,引导企业提高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意识,规范商标许可使用,防止商标被侵权以及商标专用权弱化。不断加大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全面营造保护商标权利的良好环境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