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省海南州法学会 开展“法治文化基层行” 宣讲活动
本报讯(记者王琪钧 通讯员刘霞) 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乡风文明建设,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素质、增强广大群众的法治观念、厚植浓郁法治文化、促进法治海南建设,青海省海南州法学会、依法治州办、法宣办组织法治讲师团分五组,分赴五县100个重点村(社区)、学校、寺院,集中开展“法治文化基层行”宣讲活动。
据悉,此次活动以提升基层公共法律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有效整合公共法律服务资源,积极延伸公共法律服务触角,努力提高公共法律能力和水平。一是教育帮助广大农牧民群众、青少年、宗教教职人员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治观念,引导广大群众自觉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依法合理表达自己的诉求,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二是教育引导村“两委”班子和村干部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水平,逐步实现农牧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法治化管理。三是大力宣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大决策部署,针对当前涉黑涉恶问题新动向,积极开展专项治理,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四是开展“乡风文明”行动,提高农村牧区群众道德素质,巩固和发展“五星级文明户”示范标杆创建活动,助推海南州乡村振兴发展。
此次活动中,同德县宣讲组在城关学校、第一民族中学以“增强法律意识,学会自我保护”为主题,结合典型案例分析,形象生动开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侵权责任法》等法律法规知识宣讲,达到了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掌握自救本领的良好效果。在尕巴松多镇、唐谷镇、巴沟乡等乡村,针对当前涉黑涉恶问题新动向,大力宣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增强了村民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自觉性。
兴海县宣讲组在村、社区、学校等,突出以案释法、以案讲法的宣讲特点,广泛宣传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要意义和目标任务,引导广大农牧民群众敢于揭发检举“村霸”“地痞”“保护伞”等黑恶势力违法犯罪行为,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和“乡风文明”行动,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贵南县宣讲组在全县39个重点村(社区)及学校、寺院,围绕促进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及农牧民群众易发生法律问题,结合本地区发生的典型案例,重点对《刑法》《民事诉讼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信访条例》和其他相关维稳法律法规进行宣讲,对群众提出的各类问题及时答疑,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
共和县宣讲组赴倒淌河镇黑科村、恰卜恰镇城西社区、共和县中学、新寺等21个村、社区、学校和寺院,围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通过播放双语模拟法庭视频,以案释法、以法释理、法德共宣。宣讲内容针对性强,讲解入脑入心,得到农牧民群众、社区居民、学校师生、寺院僧尼的一致好评。
贵德县宣讲组深入河西镇江仓麻村等20个村、社区、学校、寺院,广泛宣传《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合同法》《劳动法》《土地管理法》《草原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村规民约、寺规民约、中小学生道德行为规范等,进一步增强了广大群众的宪法意识、公民道德意识和参与民主管理的意识,促进了农牧区社会和谐稳定。
据悉,此次活动共举办法治讲座70余场次,现场悬挂横幅120余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万余份,接受法律咨询2300余人(次),受教育群众、师生、僧尼达3.5万余人次,进一步增强了海南州乡风文明建设,提高了广大群众的法治观念,有效促进了法治青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