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法律服务网正式上线
建设群众喜爱的“法律淘宝网”
提供身边免费的“法律顾问”
中国法律服务网正式上线
本报讯(记者张晓娜) 为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5月20日,司法部举办了中国法律服务网上线仪式,这标志着试运行达半年之久的中国法律服务网开始面向社会公众正式运行。
作为全国统一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的中国法律服务网,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公共法律服务领域应用的具体实践,是一项新的法律服务模式。
司法部副部长熊选国表示,建设中国法律服务网就是要打造覆盖全国的整体联动、省级统筹、一网办理的“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技术和服务体系,建设一个广受群众喜爱的“法律淘宝网”,为群众提供身边免费的“法律顾问”。
熊选国介绍,中国法律服务网由一张网络覆盖全地域、全业务,纵向由部、省两级平台组成,平台之间通过数据共享交换系统实现联通;横向由门户网站、“掌上12348”微信公众号、移动客户端组成。其主要功能包括服务功能和监管功能。其中服务功能面向社会公众,提供26类法律事务咨询,提供法律服务指引、法治宣传教育、法律法规与案例查询、信用信息公开等。监管功能则面向司法部全系统,采用社会化运行机制对法律服务机构实施监管,同时为政务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决策依据。
据了解,中国法律服务网自2017年12月20日试运行,在未作宣传的情况下,累计登录130万人次,注册社会公众2万余人,法律服务总咨询量8万余次,得到了公众的初步认可,在解答群众法律咨询、化解矛盾纠纷、开展法治宣传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经过半年的试运行,中国法律服务网的服务、管理、运行已经完全具备承担起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能力,可以向社会公布,可以正式上线运行。
“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中国法律服务网获得优质高效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让每一个遇到法律问题的公民体验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熊选国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坚持需求导向,把群众满意与否作为衡量服务成效的标准,不断改进完善中国法律服务网功能设置、技术规范和运行管理,探索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在公共法律服务中的应用,推动网络平台改进升级,不断实现迭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