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潮州市法学会践行“三大职能”建设法治潮州

  本报讯(记者陈创中 通讯员肖志高)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近年来,广东省潮州市法学会始终把“有为才有位”作为发展理念,有序开展党组建设工作,不断强化队伍建设。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进程中,充分发挥法学会职能优势,攻坚克难、化解矛盾、解决法治难题,为潮州振兴发展助力。

参谋员:为服务大局献计献策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潮州市委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建设法治潮州”的战略部署,市法学会以此作为法学研究课题的主攻方向,精准谋划,精心设置出《营造良好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强社会治理法治化建设》等6个专项研究课题,分别由市法学会领导任课题组长,组织全市72名法学专家和法律实务工作者,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深入全市行业、企业开展调研活动,潜心钻研,撰写论文23篇,向市委办报送优秀论文6篇,认真完成了课题攻关任务。

服务员:为当地群众分忧解难

  广东省法学会在全省各地市推广建立中立法律服务社的工作部署后,潮州市法学会迅速响应,立即发起成立了潮州中立法律服务社。为让有法律需求的市民得到及时而优质的服务,市法学会从全市47家律师事务所挑选了23家作为服务社理事单位,从全市234名执业律师中选聘了58名作为服务人员,在每个法定工作日,安排1名律师值班,为群众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及时依法化解社会矛盾。截至2018年2月,共接待来访群众320人次,解答法律咨询案件258件,其中民事229件、行政9件、刑事12件、执行1件,其他7件,精选出典型事例3件,向省法学会推荐1件。经过一年来的运行,受到了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的普遍好评。

守门员:为科学立法贡献智慧

  潮州地方立法和修法任务繁重,民主立法、科学立法标准更高、要求更严。为此,潮州市法学会主动与立法部门沟通协作,搭起市法学会组织专家学者参与立法工作的新平台。一年来,通过召开立法座谈会、发送征求意见函等举措,先后开展了《潮州市黄冈河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草案)》《潮州市市容与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潮州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草案)》等5部法规的立法咨询论证活动,提出修改完善建议34条,有28条建议被采纳,其中关于完善城市管理措施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4条建议,被列入市人大2018年度立法规划,得到立法部门的充分肯定。2017年6月被市人大常委会确定为立法联系点,这标志着潮州市法学会参与地方立法、服务法治潮州又迈上了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