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外培训乱象调查
教育部等四部委日前联合发出《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简称《通知》)后,关于整治校外培训成为很多家长热议话题。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该《通知》发出后,北京地区校内老师在校外代课现象明显收紧,但校外培训治理效果并不明显。
某培训机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并没有受到影响,他们只是将代课老师由台前转至幕后,培训内容仍然以考试提分为目的。
而一学生家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在这种应试背景下,虽然国家一直在提倡为学生减负,但自己并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他仍然抓住一切机会,让孩子去补习各种功课和报各种兴趣爱好班。
校外培训状况堪忧
最近,家住北京丰台的张某丽正在为孩子上培训班的事情发愁。张某丽夫妇俩平时上班比较忙,一直没有时间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而今年已读初三的孩子马上就要初考,但成绩并不尽如人意。夫妻俩望子成龙心切,商量后决定给孩子找个培训班,进行冲刺。但当他们准备去报班时,各种介绍、各种承诺,让夫妻俩不知如何选择,如,有学校承诺成绩百分百提高的,有承诺保证名师的,还有承诺考试时押题准确等。
记者也以家长身份进入多个培训机构进行咨询,发现正如张某丽所述,校外培训机构招生手段的确让人很难辨别真假。以北京地区为例,记者发现,培训班占据了所有人口密集的场所,如商场、公共活动室,办公楼和小区。
北京地区的培训机构众多,种类更是应有尽有,收费也没有统一标准。记者在一个名叫“学习小镇”的教育聚集地采访时发现,“学习小镇”以教育机构聚集区的形式进行招揽教育机构集中办学,但招进来的教育机构多数没有相关资质。
记者在“学习小镇”招来的一家校外培训机构,以家长身份要求查看其教育资质时,该教育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还没有相关资质,“学习小镇”集中办证。
据记者调查,校外培训机构的师资水平参差不齐,资质齐全的校外培训机构少之又少,培训场所和培训教室高低不等,各方面管理更是相差甚远。
李如(化名)原是一名河北某地的老师,从事校外培训教育十多年。自培训班兴起后,她辞职做起了培训,后辗转进入北京市场,一直持续至今。
她告诉记者,校外培训行业的确乱象丛生,证照手续完善情况难以查询。有些校外培训机构打着名校、名师的招牌“挂羊头卖狗肉”,实际上就是以赚钱为目的,如北京的某培训机构,打着在校名师“一对一”的招牌进行招生,当孩子进入培训班后,老师未必就是在校名师。“也许从事过教育行业,但没有校外培训机构吹嘘的那么高大上。”
而有些小的校外培训机构有可能就是学校的老师,或者从学校辞职后带着学校的资源开设的。据一位不愿具名的教务工作者告诉记者,能在外开校外培训班的老师基本都是学校的班主任或者是语文、数学、外语等主课的老师,其他副科、小科老师即使开班也很难招到学生。
“因校外培训有着很好的市场需求,进入校外培训机构领域的门槛低,只要你有生源,就可以收费授课。有钱的将培训班开在大街上招揽生意,没有钱的在小区内租个民房照样开班招生。哪里人多,哪里就是校外培训机构扎堆办班的好去处。”李如说。
禁令下,校内紧校外松
在今年全国两会前夕,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了通知,这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校外培训市场整顿文件政策。
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新闻发言人王国庆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曾表示,政府要加强对各类校外培训的管理,让校外培训成为学生素质教育的补充,而不是变成强化应试的“助推器”、家长和学生负担的“增压器”,更不能被有些人用来干扰教育秩序,煽动社会焦虑情绪,成为他们牟取暴利的工具。
记者在采访中也获悉,当前,全国范围内,各教育局和相关部门以及学校针对教师在校外兼职培训也都作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近日,黑龙江省教育厅、民政厅、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工商行政管理局四部门印发《黑龙江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方案》(简称《方案》),联合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严禁“超范围”办学等现象。
《方案》指出,要加强消防、食品、公共卫生等安全管理,严禁有重大安全隐患的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办学活动,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立即停办整改。
河南某地的一位教务工作者告诉记者,目前在他们学校,对老师的管理前所未有的紧张,当地教委及学校领导三令五申强调,任何老师都不允许在外兼职代课。前几日,该校一老师因给某学生家长打电话要求学生补课被举报,当地纪委随即介入调查。
相对于校内教师来说,校外培训机构就显得雷声大雨点小。记者对多个校外培训机构进行采访时,多位负责人均表示,此次校外培训整顿工作对校外培训机构影响不大。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当前治理校外培训的高压下,北京市内许多校外培训机构招生正常,并没有遇到过相关机构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检查。
针对减负,家长有话说
“整顿肯定必要,有的很多辅导班就是以盈利为目的,有的根本不知道教育该干什么?但校外培训也是有需求的。”一位学生家长如是说。
一位常年生活在无锡的学生家长洪某告诉记者,学校放学太早,家长下班晚,无法去接。无锡这边小学一年级三点半就放学了,如果家里没人专门带孩子,必然选择课外辅导班,很多辅导班是附有接孩子服务的。另外,就算家里有老人专职带孩子,老人也多数没能力辅导做作业,稍有经济基础的家长也必会考虑将孩子送去课外辅导学校。
除此之外,入名校要么有能力买好的学区房,要么经过私立学校的选拔考试。老师的无形施压,家长更加焦虑。“我们孩子(中班)前几天开家长会,老师都说了要想孩子将来上个好的小学,选择之一是有个好的学区房,好多家长都已经开始换房或者买新房了。另外,上个好的私立小学,必然要经过考试,虽然教育部门发文禁止举行入学考试选拔义务教育学生,但学校肯定有办法也必然会通过考试选拔学生,所以要想考个好的学校现在就得上辅导班或者在家辅导,到大班再准备恐怕就来不及了。”洪某说。
洪某还称,通过应试教育考试上个好的大学,也是中低阶层实现向上级阶层跨越的有效手段,毕竟有个光鲜亮丽的学历实现梦想的机会也会更大些。这也是当前很多家长下血本努力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重要原因。
家住北京的王某力说:“我家孩子也小,就目前来看,小餐桌附带培训还是较火。小学3点多放学,教委不让学校托管,无老人帮忙,家长时间赶不上的,只能托管给机构,顺带培训。学校无奈,家长无奈。”
学生家长常某告诉记者,校外培训机构并不是单纯为了增负攀比去报班,没有哪个孩子是不参加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招生火爆,这也是一种现有的社会潮流。
他认为校外培训机构还是有用的。他说,学校没有那么多课程,而且下课时间早,多余的课外时间全去玩,觉得孩子也没那么多机会,因为家长太忙,没有时间陪着孩子玩,更没有时间辅导他的功课,一旦成绩下滑,或者成绩不好,没办法只能报班,让孩子去补课。
也有家长建议,教育机构可以借助四部门提出的治理任务,通过提高和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准入门槛,根据规范标准该取缔的取缔,该规范完善的规范完善,该限制培训领域的进行限制,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校外培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