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身份管理制度二三事

美国:社会安全码伴随一生

  美国联邦政府从来没有发放过全国统一的身份证件,在现实生活中,有3个证件——驾驶证、护照、社会安全码,不同程度起到了身份证的作用。

  在美国,乘坐国内飞机、住宾馆及其他需要证明身份的地方,都需要出示驾照。美国政府了解公民信息的另一个渠道是居民的社会保障记录。在美国,所有合法居民,都有一个社会安全码,这个号码是唯一的,伴随人一生。

  这是由美国安全管理局应美国公民、在美国有永久居住权和临时工作的居民申请而签发的由9位数字组成的号码。美国人使用社会安全码办理纳税、退税、贷款、开立账户、办理信用卡、入学、参军、就医、购买社会保险等事务。只要把某个人的社会安全码输入全国联网的专门系统,有关他的所有背景材料都一览无余,不但包括年龄、性别、出生日期这些自然状况,而且包括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税务、保险、银行信用状况、有无犯罪记录等。

  如果某个人曾有过不良纳税记录或犯罪记录,这个记录就将永远伴随着他。这也从某种程度上防止了商业欺诈、维持了市场秩序。

  2005年,美国国会通过《真实身份法案》,要求驾照和州政府核发的其他身份证件,都必须符合国土安全部的统一规定,并要与联邦政府的中央数据库连接,从而成为事实上的全国性身份证。但法案出台后,17个州以成本太高为由予以抵制。

  自互联网问世以来,由于没有真实可靠的身份认证,互联网本身应有的巨大社会和经济价值难以得到全部发挥,黑客入侵和网络欺诈屡见不鲜。

  2011年4月,在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的网络身份证国家战略,也称“网络空间可信身份标识国家战略(NSTIC)”,旨在建立覆盖全国范围的网络身份生态系统,使个人、机构等各类实体遵循统一的标准和流程进行相互鉴别和认证。

  美国这一国家战略提出,为实现身份标识生态系统,将确定以下4项主要具体目标:建立一个综合的身份标识生态系统框架;建立可互操作的身份标识基础设施;增强用户信心和参与身份标识生态系统的意愿;确保身份标识生态系统的长远成功。

  2014年开始,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密歇根、加利福尼亚等州开展了网络身份认证在线测试和相关法案的制定工作,涉及电子商务、居民健康、网上教育等领域。

印度:

全球最大的公民生物信息数据库

  印度总人口接近12亿,是世界排名第二的人口大国。但自1947年独立以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全国没有统一的国民身份证制度,任何身份证明文件,例如护照、投票卡、驾驶执照、学校教职员证、学生证、信用卡或公司识别证,都可以作为个人身份证明使用。

  在这种混乱的局面下,政府无法精确掌控人口信息。而这又带来3个后果:第一,印度长期以来执行的大规模社会福利项目无法让那些真正需要的人受益。第二,社会福利无法随公民迁移而转移,因为迁入地政府不承认原住地的证明。更重要的是,这些移民无法在迁入地投票。印度有大约1亿的流动人口。他们中的许多人因为缺少身份证明而无法维护自己的权益。第三,难以防止非法移民和防范恐怖主义。

  2010年9月29日,印度政府启动一项采集人口身份信息工程,统计类别详尽程度在世界范围内前所未见,所有资料今后都将与一张小小的身份证以及印在上面的12位数字挂钩。

  这款身份证印有12位数字,在全国中央数据库里对应持有者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性别、住址、十指指纹、眼内虹膜扫描记录、出生日期、个人照片、手机号码、所属种姓、宗教信仰等。身份证号码将成为公民从出生到死亡时的身份证明。也就是说,今后无论是银行、商店还是政府机构,只需根据合法授权扫描指纹、扫描虹膜或登录中央数据库,就能知道某个公民的详尽资料。

  在过去几年中,印度政府已经建立了世界上最大和最复杂的人口身份信息数据库,它将使印度公民拥有一个明确的、方便的身份证。目前,印度政府已在全国设立了数千个登记处。它将帮助人们获得福利,支付养老金,领取工资,享受移动电话连接服务等等。

  不过,也有不少人担心,政府采集信息类别过多,可能侵犯民众隐私。如果数据库系统遭黑客袭击,或对访问把关不严,可能导致民众身份信息遭滥用。这项工程的方案制订者尼勒卡尼等人正在研究如何立法约束相关信息采集和管理。

英国:身份证制度三立三废

  英国有着浓厚私权传统,历史上3次对身份证制度说不。比如二战开始的1939年,英国立法确立了身份证制度。但在1950年,伦敦警察怀疑一个年轻人超速驾驶,要求他出示身份证却遭到拒绝,由此引发了关于身份证存废的争论。批评者指出,如果警方对市民的任何动机产生怀疑时,就要查身份证,那是“越过了界”。

  是谓Willcock诉Muckle案,官司一直打到英国的枢密院。高达勋爵的判词是:警察不要以为有权就事事非用不可。在战争早已结束的今天,还要祭出本来为战时需要而制定的法律,只会把守法的良民逼成犯法的劣民。此案判决之后,英国就废止了身份证制,当时数以千计的伦敦市民聚在广场上烧掉了自己的身份证。之后,2003年布莱尔政府也重新搞过身份证制度,但2010年又被废止了。

  从1915年到2010年的近100年间,身份证制度在英国经历了三立三废。虽然建立身份证制度的初衷不一,但是这种常见的人口管理方式始终无法在英国长期立足。

  那么没有身份证的英国人,如何确认自己的身份?如果选择一个最重要的证件,是护照;如果选择两个最重要的,是出生证和护照;如果选择三个最重要的,是出生证、护照和国家保险号码。

  在英国,能证明家庭住址的信件非常重要,可作为身份证明文件。这些信件包括当地区政府住宅税,银行对账单,交水电、煤气、固定电话费用的账单等等。

  护照和驾照也是可以证明身份的文件,并不是每个英国人都拥有这两种证件。而且在许多情况下,即使拥有了以上这两个证件,也还要同时出示印有地址的账单。

  国家保险号码也是非常重要的“证件”。不过,办理“国家保险号码”后有卡,但不用出示,卡丢了也没有必要补办。因为给你的信件上都有你的名字、住址和国家保险号码。在填表办事时只要提供号码就行了,每年税务方面的报表等都会写上这个号。这是一人一个,所有的收入、交税、领取福利等都需要这个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