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消费者权益保护峰会召开
本报讯(记者任文岱) 由新华网、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高礼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8消费者权益保护峰会暨第四届金融3·15论坛”于3月15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大学等机构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维护金融消费安全。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局局长杨红灿表示,金融消费风险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演变成社会问题,甚至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工商部门作为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部门,在维护金融消费安全,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他提出,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要继续大力推进商事制度改变,完善营商环境,要让老百姓投资创业的道路更加顺畅,加强市场监管执法,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和以传销为手段的金融诈骗,建立信用监管为基础的长效监管机制,要加强宣传,特别是要为投资者或者消费者进行风险教育。
央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副局长马绍刚表示,金融消费者是金融产业发展的基石,是金融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本源所在。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尤为重要。人民银行历来重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制机制建设。人民银行开展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以来,不断畅通金融消费者投诉受理渠道,提高投诉处理效率,积极化解金融消费争议纠纷,受理处理金融消费者投诉,在完善内控制度和改进服务质量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中国普惠金融促进会筹备小组组长、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普惠金融促进会学术指导小组组长刘克崮做了《普惠金融视角下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演讲,提出“维护金融消费者投资权益”“金融创新等要先试点”等建议。
会上,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杨东发布了《地方互联网金融监管与行业自律研究报告》以及《中国金融科技安全研究报告》,包括互联网金融的整体态势、地方监管及落实的评价等具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