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表委员同议解决尘肺病农民工问题
本报讯(记者汤瑜) 3月1日晚,全国两会召开前夕,由九三学社医药卫生委员会、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北京大爱清尘基金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第七届推动解决尘肺病农民工问题研讨会”在京举行。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以及地方政府代表,针对尘肺病农民工问题的政策落实、立法完善、政府与社会联动以及从根本上推进尘肺病的预防与消除等进行深入探讨。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医药卫生专门委员会主任吴明指出,在所有职业病中,尘肺病占90%,而农民工尘肺病又占其中的90%,作为政协委员必须关注这一群体并推动相关问题解决。目前,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民工尘肺防治工作的意见》,各地政府也相继出台有关救助政策。两会召开在即,她表示,九三学社也将进一步推进中国尘肺病农民工问题的解决。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计委尘肺病诊疗专家委员会主任王辰表示,尘肺病临床症状最难受的是憋气问题,采取必要防护措施是可以避免的,但缺乏吸氧、药物等基本保障的话,病情很难缓解,而救助贫困尘肺病农民工与当前国家的扶贫政策完全相符。在尘肺病诊治上,他建议开放尘肺病诊断,重视对新型的治疗方法的研究;让尘肺防治体系融入多学科,设立“尘肺专项保险”,由企业给职工购买保险。
全国人大代表、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陈静瑜则建议“放开”尘肺病的诊断。目前根据有关规定,只有专业的职业病诊断机构,一般是各地疾控中心才可以对尘肺病进行诊断。“其实,尘肺病的诊断并不复杂,在普通医院的呼吸科就可以进行,建议将尘肺病的诊断和职业病的鉴定分离开,让尘肺病人得到及时诊断有效治疗。”他强调,尘肺病还是要注意预防。预防为主,后期治疗是无奈之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首席专家李德鸿教授也赞同预防为主。他建议,将农民工职业健康作为重点纳入健康中国战略;加强基层职业卫生部门建设,各地乡镇卫生院应当对农民工进行劳动保护和职业健康教育;成立“国家尘肺病预防控制委员会”。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孟燕华认为,尘肺病应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而当前与职业病预防相关的用人单位、安监部门、中介机构存在一个共同问题就是,急缺职业卫生专业人才。她建议在高校本科教育中开设职业安全预防专业或者专业知识,为政府、企业培养劳动安全工程专业方面的人才。
当天,北京大爱清尘公益基金会举行了成立揭牌仪式,该基金会主要业务范围为资助贫困患者就医、贫困家庭生活及贫困学生就学。